10月13日,瑞典皇家科學院決定將2025經濟科學獎授予美國西北大學的喬爾·莫基爾(Joel Mokyr)、法國巴黎法蘭西學院和歐洲工商管理學院的菲利普·阿吉翁(Philippe Aghion)、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布朗大學的彼得·豪伊特(Peter Howitt)。
喬爾·莫基爾,1946年出生于荷蘭萊頓。1974年獲得美國康涅狄格州紐黑文耶魯大學博士學位。目前為美國伊利諾伊州西北大學教授。
喬爾·莫基爾
菲利普·阿吉翁,1956年出生于法國巴黎。1987年獲得美國哈佛大學博士學位。目前是法國巴黎法蘭西學院和歐洲工商管理學院,以及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教授。
菲利普·阿吉翁
彼得·豪伊特,1946年出生于加拿大。1973年獲得美國西北大學博士。目前為美國羅德島州普羅維登斯布朗大學教授。
彼得·豪伊特
三位獲獎者總的獎金金額為1100萬瑞典克朗(約合人民幣825萬元),一半歸莫基爾所有,另一半則由阿吉翁和豪伊特獲得。
瑞典皇家科學院認為,獲獎者喬爾·莫基爾解釋了創新驅動的經濟增長,同時確定了技術進步是實現持續增長的先決條件。而另外兩位獲獎者,菲利普·阿吉翁和彼得·豪伊特,則是因為他們通過創造性破壞實現持續增長的理論。
諾獎委員會認為,在過去的兩個世紀里,世界歷史上第一次出現了持續的經濟增長。這使廣大人民擺脫了貧困,為世界繁榮奠定了基礎。今年的經濟科學獎得主解釋了創新如何為經濟增長提供動力。
諾獎委員會表示,技術發展迅速影響著所有人,新產品和生產方法取代舊產品和傳統的生產方法,這是經濟持續增長的基礎,從而為全球人民帶來更好的生活水平、健康和生活質量。但在人類歷史上,停滯是大部分時間的常態。盡管時不時地有重要的技術出現,偶爾也會導致生活條件的改善和收入的提高,但增長最終總是趨于平穩。
諾獎委員會認為,獲獎者以不同的方式展示了創造性破壞如何制造沖突,因此必須以建設性的方式進行管理。否則,創新將受到老牌公司和利益集團的阻礙,這些公司和利益集團可能會處于不利地位。
“獲獎者的工作表明,經濟增長不能被視為理所當然。我們必須維護創造性破壞背后的機制,這樣我們就不會再次陷入停滯。”經濟科學獎委員會主席約翰·哈斯勒說。
校對:劉星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