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晚間,渤海銀行發布公告稱,擬公開掛牌轉讓債權資產。本次確認的轉讓資產涉及本金金額約為499.37億元、利息金額合計約104.36億元、罰息金額合計約93.34億元、代墊司法費用金額合計約1.26億元。
轉讓資產的初步最低代價總額不低于約488.83億元,相當于債權總額約七折。
對于此次公開轉讓債權資產,渤海銀行在公告中解釋稱,是“為了優化本行資產結構,節約資本占用,更好地提升本行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渤海銀行表示,通過轉讓債權,該行可將多年歷史積存的經濟資本占用較高、流動性較差的資產一次出清;并預期能夠較大幅度改善該行資產質量,優化資產結構,節省風險資產占用,提高資本充足率,提升資本利用率、盈利能力,有效提高抵御風險能力,從而進一步提高該行的綜合競爭力,促進可持續發展。
事實上,這并非是渤海銀行第一次轉讓不良資產。早在2024年3月,渤海銀行便與天津津融簽訂資產轉讓協議,轉讓資產合計價值56.67億元,成交價為39.67億元;2024年11月,渤海銀行再次完成一筆債權轉讓,本金、利息、罰息等債權金額合計約289.65億元。
在此之前,2025年9月,渤海銀行通過天津產權交易中心掛牌轉讓本金約256.03億元的債權資產,最終天津津融以207.24億元受讓。
渤海銀行近兩年來頻頻“甩賣”不良資產的舉動,被市場視為“割肉療傷”。財報顯示,渤海銀行近兩年來不良率位居國內上市股份制銀行不良率榜首。
渤海銀行成立于2005年12月,被稱為“最年輕的股份行”。
2020年7月,渤海銀行在港交所上市,該行當時的發行價為4.8港元/股,上市后其股價一路高歌,最高曾觸及5.62港元/股。隨后便開始持續走低,一度跌至0.78港元/股,創上市以來新低,淪為“仙股”。截至目前,渤海銀行股價為1.05港元,總市值為186.5億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