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5年,中國長征火箭有限公司(下稱“長征火箭”)再度謀求融資。
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在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網站上看到,長征火箭增資項目已于近日進行了預披露,披露期滿日為11月5日。
長征火箭成立于1998年,注冊資本為21968.254萬元。公司系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下稱“航天科技集團”)打造的航天運輸及商業火箭發射平臺,依托于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等技術力量,其可發射產品包括長征系列、捷龍系列運載火箭。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系我國航天發射的“排頭兵”。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航天發射次數為68次(成功66次,失敗2次),占全球軌道級火箭發射總量(263次)的約25.8%,創歷史新高并穩居全球第二。其中,長征系列火箭作為中堅力量,全年共發射49次,成功率高達97.96%。
從企查查來看,長征火箭曾在2020年8月進行過一輪增資。彼時,國創投資引導基金(有限合伙)、航天投資控股等多位投資人入股。截至目前,長征火箭合計有8名股東。其中,航天科技集團旗下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持股35.89%,系第一大股東。
長征火箭的經營情況也在掛牌信息中得以體現。
2022年至2024年,長征火箭的營業收入分別為3.79億元、5.1億元、5.98億元,同期的凈利潤分別為1049.48萬元、1673.26萬元、-6830.78萬元。截至2024年年末,長征火箭的資產總額為12.92億元,所有者權益為4.35億元。
早在2016年,長征火箭有關負責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公司將成為國內航空商業化大平臺,通過逐步注入資產引入戰略投資者,計劃于2020年在國內主板上市。但此事之后并沒有得到實質性推動。
長征火箭謀求增資背后,中國商業航天事業正受到資本的高度關注。
有媒體統計,2024年,我國商業航天融資總額突破200億元,創歷史新高。2025年年初至8月中旬,商業航天領域已披露融資事件超120起,融資金額超52億元。
9月18日,星際榮耀航天科技宣布完成D+輪融資首批資金7億元交割。9月28日,星河動力航天宣布完成D輪融資,融資總額共計24億元。10月初,民營液體火箭企業天兵科技發布消息稱,其于近日完成近25億元Pre-D輪和D輪新增融資。
航天科工集團旗下航天科工火箭30.66%股權(掛牌轉讓)則在近日進入預披露階段。股權轉讓后,航天科工火箭不得再繼續使用國家出資企業及其子企業的字號、經營資質和特許經營權等無形資產,不得繼續以國家出資企業子企業名義開展經營活動。這意味著其控制權或將發生變化。
此外,在科創板第五套標準出臺、產業成熟度提升等因素的共振下,頭部商業航天企業正密集沖刺資本市場,中科宇航、藍箭航天、屹信航天等多家公司已啟動上市輔導。
據賽迪智庫,2025年我國商業航天總體規模有望突破2.5萬億元,加速構建產業集群。
國泰海通證券認為,2024年我國商業航天領域投融資金額全球占比大幅提升至24%。民營商業航天力量涌現,從供給端衛星載荷、火箭制造到需求端低軌衛星組網全面驅動產業低成本、高可靠、規模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