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浩明(市場資深人士)
今年9月,上證指數以3882點報收,這不僅令月線形成了五連陽的格局,而且還創出了10年來的新高。這樣的態勢,的確讓人欣喜。不過,細心的投資者也發現,雖然9月A股繼續保持了上漲態勢,但就K線形態來看,實體比較短,并且留下了較長的下影線和較短的上影線。這表明,在經歷了連續多月上漲,特別是8月大漲后,市場顯出疲態,上行動力不足,結果在沖擊3900點大關時功虧一簣。而盤中的調整也明顯加大,股指一度下跌到3750點下方,并且出現過兩次周線級別的調整。如果不是在9月最后一周股市發力上行,當月大盤能否以陽線報收恐怕還很難說。
分析顯示,9月大金融等藍籌板塊股票出現回落,其中銀行股加權平均跌幅超過了6%,連續三個月下跌,9月跌幅進一步加大。銀行板塊股票數量雖然不多,但體量普遍比較大,在指數中所占權重不小。銀行股以及其他一些藍籌股的回調,對股市的運行構成不小壓力。所幸的是,以算力算法概念等為代表的新興產業股票,在9月盡管也面臨一定的調整壓力,但總體保持了強勢,特別是在月底的時候,借助多方面的利好消息上行,不但為自身的走高打開了新的空間,也扭轉了大盤曾經出現的被動局面,維持了上漲走勢。當然,由于市場在結構上的分化,使得盡管行情形態向好,股指也在不斷挑戰前期高點,但真正上漲的股票品種并不特別多,漲跌比大致在3∶2附近,這就意味著有相當數量的投資者哪怕倉位很重,但并沒有什么盈利,有些人甚至因為大量持有紅利股而出現階段性虧損。
現在,對后市樂觀的投資者并不少,很多投資者預期大盤在10月有望突破4000點。10月10日上證指數報收3897點,再漲3%就站上4000點了。結合時下市場的人氣、宏觀政策以及內外部環境等因素,指數上漲3%似乎不是很難的事情。但如果投資者對9月的市場走勢認真復盤,不難發現其結構性特征十分突出。成長型科技股十分活躍,而價值型的傳統產業股則多少有點疲軟。以銀行股為例,一方面因為今年上半年出現了大幅上漲,有的還屢創歷史新高;另一方面,有相當數量的公司盈利停滯不前,有的還出現回落,來自地產方面的壞賬對其經營仍然構成了不小的壓力。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市場不是大幅度上調它的市盈率,股價就很難想象能夠進一步上漲。市場要對銀行股價值重估,前提之一就是有大量增量資金入市,而現在這一點并不明顯。
當然,在連續下跌3個月,特別是在9月份跌幅還比較大的情況下,10月銀行股行情有所回暖也是能夠想象的,但對其強度不應抱有太高預期。10月股市要沖擊4000點,主要還是靠科技股發力。目前的市場,站上3900點后大概率會進行一番整理,10月開盤后的市場走勢,也提示了這一點。至于挑戰4000點,則要留意銀行等藍籌股的表現。畢竟,即便是結構性行情,也有不同板塊之間的動態平衡問題。
另外,雖然指數的漲跌對投資者很重要,但對于并不持有寬基ETF的人來說,關鍵還是要選對個股。今年以來,特別是下半年以來,科技股的強勢特征越來越明顯,有投資者說不參與科技股就浪費了這輪牛市,雖然說得可能有點夸張,但大體是符合實際的。因此,緊緊抓住科技股這條主線,是取得超額收益的前提與保證。對于現在持有科技股的投資者來說,其股票市值多半已經超越了指數4000點時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