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資本市場向好態勢顯著,作為市場中的核心中介機構,券商踴躍進行資本補充以把握發展機遇。一方面,券商積極推進定增,年內多家券商定增事項落地,同時,南京證券等券商的定增事項不斷迎來新進展;另一方面,券商發債熱情升溫,截至10月9日,年內券商發債募資規模達1.27萬億元,同比增長80.22%。
定增新進展不斷
定增是上市券商實施再融資的一種重要方式。今年以來,多家上市券商的定增事項迎來新進展。9月29日,南京證券發布公告稱,該公司收到上交所出具的《關于南京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的交易所審核意見》,認為該公司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申請符合發行條件、上市條件和信息披露要求。
公開信息顯示,南京證券此次定增擬發行股份不超過11.06億股,擬募資金額不超過50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將全部用于補充資本金。南京證券表示,本次發行募集資金將用于支持主營業務條線的發展,增加信息技術和合規風控投入,償還債務及補充其他營運資金,為公司未來發展提供資金、運營方面的支撐和保障。
除南京證券外,今年以來,多家上市券商積極通過定增方式募集資金,用于收購資產、補充運營資金、加碼創新型業務等。Wind資訊數據顯示,截至10月9日,年內已有國泰海通、國信證券、天風證券、國聯民生4家券商的定增項目落地(按股份發行日計),募資總額分別為100億元、51.92億元、40億元、20億元。此外,中泰證券的定增申請于9月5日獲上交所審核通過,東吳證券的定增事項目前處于董事會預案階段。
中國(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資研究院院長王紅英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當前,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持續推進,券商作為重要的市場中介機構,有望迎來重要的發展機遇。同時,券商行業競爭日益激烈,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在此背景下,券商積極通過定增等方式補充資本,有利于提升公司綜合競爭力,擴大業務規模、拓寬發展空間,為自身贏得更大市場份額和更具優勢的行業地位。”
發債規模同比增長逾八成
除定增外,發行債券融資也是券商重要的資本補充方式。今年以來,券商發債融資熱情顯著攀升。數據顯示,截至10月9日,已有71家券商合計發行了672只債券,合計募資金額達1.27萬億元,同比增長80.22%。此外,還有多筆券商大額債券正在“路上”,例如,10月9日晚間,興業證券披露,該公司獲批發行不超過200億元公司債。
具體來看,年內券商合計已發行證券公司債359只,募資金額為7502.5億元;發行證券公司次級債73只,募資金額為1129.39億元;發行證券公司短期融資券240只,募資金額為4117.7億元。
從單家公司發債規模來看,年內有33家券商發債規模均超100億元,頭部券商整體上居于前列。其中,中國銀河發債規模達1079億元,居于行業首位;華泰證券緊隨其后,發債規模為981億元;國泰海通、廣發證券發債規模分別為870億元、761.3億元,招商證券、國信證券發債規模均超600億元。
“在利率中樞走低的背景下,債券融資成為券商擴表的主要渠道,相關募集資金主要用于置換存量債務、降低資金成本,或補充營運資金以應對潛在行情。”招商證券非銀金融首席分析師鄭積沙表示。
對于券商的資本補充方式,巨豐投資首席投資顧問張翠霞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對于券商而言,定增募資與發債募資各有優點。定增募資能夠直接優化券商資本結構,募集到的資金無需還本付息,有利于改善長期財務杠桿,為券商未來業務擴張奠定堅實的資本基礎。相比之下,發債募資更具靈活性,并能有效維護股東權益。在當前利率水平較低的環境下,發債募資的成本也有所降低,較為適合券商補充特定用途的營運資金或捕捉短期市場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