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國慶、中秋假期疊加,旅游市場再次出現快速增長態勢。據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測算,2025年國慶中秋假日8天,全國國內出游8.88億人次,較2024年國慶節假日7天增加1.23億人次;國內出游總花費8090.06億元,較2024年國慶節假日7天增加1081.89億元。
多家在線旅游平臺數據顯示,今年“雙節”假期期間,長線游逐漸成為主流選擇,出境游迎來大幅增長,游客出行半徑顯著擴大,旅游消費呈現“走得更遠、玩得更深、花得更多”的鮮明特征。
攜程發布的《2025國慶中秋雙節旅游報告》顯示,遠途旅行與深度體驗成為主要趨勢,國內長途游訂單占比同比提升3個百分點,出境長線游也表現亮眼,多個歐洲目的地訂單翻倍。
攜程研究院介紹,訂單增長的背后,反映了旅客對旅行意義的理解正不斷深化——從熱門到小眾,從觀光到沉浸,從規劃路線轉向表達情緒,中國游客的消費選擇,正越來越清晰地體現“為情緒買單、為體驗付費”這一價值認同。
途牛發布的《2025國慶中秋出游消費盤點》也顯示,今年國慶中秋假期,出游人次較去年同期兩位數增長。其中,境內自駕游、自由行熱度增長顯著;出境游方面,自由行出游人次同比增長近一倍。
今年國慶與中秋雙節合并,假期出行呈現度假、探親雙高峰的顯著特征,“請3休12”的錯峰游模式備受游客青睞。途牛的數據顯示,截至10月8日最新數據顯示,總計有近15%的途牛用戶選擇在假期前開啟旅程,出游高峰期從9月30日一直持續到了10月5日,假期出游峰值出現在假期首日。10月6日,隨著中秋節的到來,旅游市場迎來返程及探親客流高峰。
8天“超長”假期為游客帶來更為充裕的度假時光。途牛的數據顯示,更多用戶選擇了5至6天的出游行程。其中,國內長線游用戶中,選擇5至6天出游行程的占比為46%;出境短線游用戶中,選擇5至6天出游行程的用戶占比為54%;出境長線游用戶則更傾向于10至13天的行程,在出境長線游中的出游人次占比達65%。
從游客結構看,年輕一代成為絕對主力。美團旅行數據顯示,國慶中秋假期的機票、火車票訂單中,20—30歲人群占比超過50%。
國慶中秋長假“團圓經濟”同樣成為長假消費的亮點。途牛數據顯示,出游用戶中,家庭客群占比超八成。北京、成都、上海、杭州、南京、蘇州、廣州、深圳、重慶、天津等一線、新一線城市是今年國慶中秋假期排名靠前的熱門客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