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9日
謠言 廣東湛江受臺風“麥德姆”影響全市停水?茂名一外賣員臺風天遭樹木砸死?
真相:臺風“麥德姆”登陸期間,網上流傳消息稱“廣東湛江受臺風影響全市停水”,引發關注。經當地網信部門核實,該信息不實。實際情況為,受臺風影響,湛江市區部分路段因樹木傾倒、道路及墻體坍塌等突發情況造成供水管網爆漏,同時部分區域電力供應中斷,導致個別小區二次供水設備無法正常運行。目前,湛江市供水系統運行總體平穩。此外,網上還流傳“茂名一外賣員被臺風吹倒的樹木砸死”相關內容,經多方核實,該信息同樣不實,茂名市近期并未發生外賣員因臺風“麥德姆”登陸造成傷亡的事件。(來源:“廣東省互聯網舉報中心”微信公眾號)
謠言 重慶酉陽投資1.4億建換乘樞紐站?
真相:近日,有網民發布信息稱“1.4億大項目來了,重慶酉陽換乘樞紐站建設,新建汽車客運站及相關配套”,引發關注。經重慶市酉陽縣交通運輸委核實,酉陽縣正在推進桃花源景區游客集散中心提升項目,暫無“1.4億建設換乘樞紐站”項目,網傳信息系謠言。(來源:“重慶辟謠”微信公眾號)
誤區 長期服用降壓藥,血管會變脆?
真相:這是一個常見誤區。血管變脆通常是指動脈硬化,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的血管會逐漸硬化,失去彈性,脆性增加。長期服用降壓藥不會讓血管變脆,真正讓血管變脆的“真兇”是高血壓,而不是藥物。若高血壓長期得不到控制,會加重動脈硬化情況。降壓藥不僅不會導致血管變脆,相反,部分降壓藥還能預防動脈硬化加重,保護血管和心臟。(來源:“科學辟謠”微信公眾號)
通報 發布虛假天氣信息、編造災情謠言,多人被處罰
詳情:近日,一則“上海有降雪”的虛假天氣信息在互聯網流傳,引發關注。上海市氣象部門與上海市公安網安部門迅速聯動,依法處置相關案件,及時遏制虛假氣象信息擴散,有效降低了對公共秩序的潛在風險。
天氣預報不僅僅是“明天要不要帶傘”這么簡單,而是對個人生活、經濟生產、安全保障等都至關重要的科學工具。但很遺憾的是,近年來,網上不時有些個人和單位,隨意發布虛假天氣預報或對天氣預報內容進行隨意更改,造成不良社會影響。這些網傳消息不但不可信,還可能涉嫌違法。
2025年年初,浙江寧波某公司通過互聯網和短信發布相關信息時未使用當地氣象主管機構所屬的氣象臺提供的最新氣象預報,發布對象超過8000人,造成一定社會影響,違反了《氣象預報發布與傳播管理辦法》(中國氣象局第26號令)第九條的規定。相關部門依法立案后,責令涉事企業限期整改。因違法情節較輕,當事人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了整改,綜合行政執法部門依法作出警告處罰。
虛假氣象信息擾亂人心,網絡災難謠言更是如同“隱形洪水”,誤導公眾認知,擾亂社會秩序,危害公眾利益。
今年汛期,全國多地遭遇強降雨侵襲,防汛救災工作爭分奪秒,網民朋友時刻關注氣象部門天氣預報和全國天氣情況。但是部分網民為博人眼球,蹭熱點,吃流量,拼接、虛構“暴雨謠言”“災情謠言”,在網絡平臺肆意傳播。
近期,安徽省亳州市的隋某為活躍賬號,吸粉引流,在某短視頻平臺發布“暴雨所致城市被淹,水災發生在蒙城縣”的不實言論,公安機關依法對其予以行政處罰。(來源:“公安部網安局”微信公眾號)
通 報陜西旬陽警方查處3起涉“新郎墜江事件”網絡謠言案件
詳情:近日,陜西省安康市旬陽公安機關依法查處3起網絡謠言案件,分別是:
網民華某(女)使用其短視頻平臺賬號發布“新娘臨時加兩萬元彩禮錢,新郎一氣之下墜漢江。聽說母親因傷心過度也跳江了”;
網民張某(女)使用其短視頻平臺賬號發布“新郎媽媽同天下午在旬陽大河南也跳了下去”;
網民劉某(女)使用其短視頻平臺賬號發布“被彩禮壓垮的兩條人命,到底值不值”。
以上不實信息擾亂網絡空間秩序,擾亂社會公共秩序,造成不良影響,公安機關已分別對相關人員進行批評教育和行政處罰。(來源:“陜西省網絡舉報中心”微信公眾號)
來源:中國互聯網聯合辟謠平臺
統籌:屈紹輝
策劃:董曉
文字:吳炎
設計:肖麗麗 尹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