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降息前景,美聯儲內部分歧正在加劇。
據美聯儲最新發布的9月議息會議紀要,在參加會議的19位官員中,略多于一半的人預計今年還將至少再降息兩次,但有數人預計2025年剩余時間內只會降息一次或不再降息。
值得注意的是,會議紀要還顯示,美聯儲官員們對在美股創新高之際作出更大膽的降息承諾感到不安。隔夜美股收盤,標普500指數漲0.58%,納指漲1.12%,均創出歷史新高。
目前,投資者普遍預計,美聯儲將在10月28日至29日的議息會議上再次降息25個基點。據CME“美聯儲觀察”,截至北京時間10月9日06:00,美聯儲10月降息25個基點的概率達94.6%。
美聯儲最新發布
北京時間10月9日凌晨,美聯儲官網發布了9月16日至17日的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會議紀要。
會議紀要顯示,美聯儲官員們大體同意,近期就業增長放緩的重要性超過了持續高企的通脹,因此決定降息25個基點,這是今年的首次降息。
9月會議的投票結果為11比1,投出反對票的成員是由美國總統特朗普任命的美聯儲新任理事斯蒂芬·米蘭(Stephen Miran),他主張降息50個基點。
米蘭認為,實際中性的利率水平可能低于此前估計,因此美聯儲需要更快降息。
根據會議紀要,大多數美聯儲官員認為,在今年剩余時間內進一步放松貨幣政策可能是合適的。
紀要顯示,多數與會者強調了通脹前景上行的風險,少數官員對降息持保留態度。部分官員認為上月無需降息,或本可支持維持利率不變。
會議紀要反映出美聯儲內部存在的巨大分歧:19位參會官員中,略多于一半的人預計今年還將至少再降息兩次,但有數人預計2025年剩余時間內只會降息一次或不再降息。
會議紀要指出,部分官員認為當前的借貸狀況顯示“貨幣政策可能并不特別緊縮”,因此他們主張在進一步降息時應保持謹慎態度。
號稱“美聯儲傳聲筒”的知名財經記者Nick Timiraos撰文稱,根據周三的會議記錄顯示,美聯儲官員們在9月同意降息時,對未來是否應進一步降息存在明顯分歧:
在參加會議的19位官員中,略多于一半的人預計今年還將至少再降息兩次,這意味著10月、12月的會議可能會連續降息。但另有7名官員認為,今年不會再有進一步降息,凸顯出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內部達成共識面臨的挑戰。
投資者普遍預計,美聯儲將在10月28日至29日的議息會議上再次降息25個基點。據CME“美聯儲觀察”,美聯儲10月維持利率不變的概率為5.9%,降息25個基點的概率為94.6%;美聯儲12月維持利率不變概率為0.9%,累計降息25個基點的概率為19.0%,累計降息50個基點的概率為80.1%。
Timiraos表示,鮑威爾9月23日的講話中并未強烈反駁市場的降息預期,他當時表示,官員們將根據增長、就業和通脹數據進行評估。
就業市場惡化的風險
最新發布的會議紀要的重點無疑是,美聯儲官員們對美國就業市場風險上升的關注。
會議紀要顯示,部分參會官員擔心,如果維持當前利率水平過久,可能導致就業市場出現不必要的疲軟,尤其是在對利率變化敏感的住房領域。
自9月會議以來,美聯儲副主席杰斐遜(Philip Jefferson)和鮑曼(Michelle Bowman)等多位美聯儲理事均表示,美國勞動力市場走弱是進一步降息的理由。
但也有參會官員認為,最新指標并未顯示勞動力市場狀況出現明顯惡化。
會議紀要還顯示,美聯儲官員們還擔心通脹居高不下的問題,通脹水平已連續四年高于美聯儲目標,他們擔憂企業與消費者可能逐漸習慣于較高的價格增長,從而使通脹長期保持在約3%,遠高于美聯儲2%的目標。
多位官員承認,關稅可能暫時推高物價,但警告稱,進口商品和原材料成本上升可能削弱企業的招聘意愿,因為企業需要保護利潤空間。此外,進口稅的提高會削弱消費者購買力,因為企業會將成本上漲部分轉嫁給消費者。
美聯儲官員們重申,他們在未來決策中將同時權衡就業市場疲軟與通脹風險。紀要指出,參會官員們強調在促進就業與控制通脹目標之間采取平衡政策的重要性。
Timiraos指出,鮑威爾正試圖在兩種風險之間尋求平衡——一方面擔心利率過高導致就業疲軟,另一方面又擔心降息過度令通脹回升。他上月表示:“雙向風險意味著不存在無風險的路徑。”
值得注意的是,美聯儲官員們還對在美股創新高之際作出更大膽的降息承諾感到不安。
在內部分歧日益加劇的同時,美聯儲正在面臨沒有經濟數據可以參考的困境。由于國會僵局持續,美國政府從10月1日“關門”至今。美國勞工部、商務部等數據機構已停止運作,既未發布也未收集任何數據。
如果“關門”的狀態持續到月底,美聯儲官員們將在完全沒有通脹、失業率和消費者支出等數據的情況下召開議息會議,或將“蒙眼”決定是否繼續降息。
Timiraos指出,自上次會議以來,美聯儲官員們掌握的信息非常有限,無法顯著調整他們對經濟形勢的判斷。近期的政府“停擺”使美聯儲官員們難以協調彼此的觀點。目前美聯儲在缺乏官方數據的情況下,只能依賴私營機構的數據或企業關于定價和招聘的反饋信息。
Timiraos文章稱,美國官方月度經濟數據的缺失恰逢一個特別不確定的時期。美聯儲官員們正在應對被重大政策實驗重塑的經濟格局。
校對:王錦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