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國慶中秋假期,景區、影院、餐館、家電賣場等場所人氣十足、熱鬧非凡,勾勒出了一幅火熱的消費圖景,彰顯了假日消費市場的旺盛活力和中國經濟的強大韌性。
今年國慶中秋假期,景區、影院、餐館熱鬧非凡,消費市場活力滿滿、熱力十足。10月1日至7日,商務部重點監測的78個步行街(商圈)客流量、營業額同比分別增長8.8%和6%。
旅游消費轉向“體驗”
在露臺上架起燒烤,與旅途中結識的新朋友暢飲閑談,共賞明月……這個國慶中秋假期,成都的張先生終于實現了自駕到拉薩的夢想。像張先生這樣開啟自駕游的游客還有不少。途牛數據顯示,今年國慶中秋假期,該平臺出游人次較去年同期兩位數增長,其中境內自駕游、自由行增長顯著。
同程旅行數據顯示,在返鄉探親和大眾旅游雙重需求疊加的背景下,長線跨省、跨境旅行趨勢明顯,整體呈現走得更遠、玩法更多、品質更高的特征。國內游方面,機票長距離航段增速顯著。而簽證政策的優化以及國際航班的增加,使得出入境旅游市場供需兩旺。
熱門城市景點人氣旺,“黑馬”目的地也在長假期間不斷涌現。飛豬數據顯示,國慶中秋假期,“雞排哥”的爆火為江西景德鎮的人氣錦上添花,平臺產品訂單量同比增長60%;連續3天的瀘州酒要會·銀河左岸音樂節吸引全國各地的樂迷,訂單量同比大增45%。
跟著演唱會、音樂節去旅行,中秋節在民宿里與五湖四海的朋友分享月餅……國慶中秋假期,游客們更加注重旅途中的體驗感。“從熱門到小眾,從觀光到沉浸,從規劃路線轉向表達情緒,這個超級黃金周反映出旅游消費的核心轉向‘體驗’,游客不局限于‘到達’目的地,而是渴望‘融入’。這種由表及里的需求變遷,正是中國旅游市場日趨成熟的有力證明之一。”攜程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沈佳旎說。
國慶檔影片亮點紛呈
“10月1日國慶當天,我和家人帶著孩子早早排隊檢票入場,等待《志愿軍:浴血和平》電影開場。”來自山東濟南的劉先生表示,平時工作忙很少陪伴家人,覺得趁著假期和家人一起看電影格外有意義。
“今年國慶檔影片類型豐富多元,涵蓋歷史戰爭(《志愿軍:浴血和平》《731》)、奇幻動作(《刺殺小說家2》)、喜劇家庭(《浪浪人生》)、動畫(《三國的星空第一部》《豬豬俠·一只老豬的逆襲》)以及犯罪劇情(《震耳欲聾》《風林火山》《畢正明的證明》)等多種題材,滿足了成人、家庭及兒童等不同觀眾群體的觀影需求。”燈塔專業版數據分析師陳晉說。
根據燈塔專業版數據,截至今天15時44分,2025年國慶檔總票房突破18億元。陳晉表示,隨著國慶檔收官,2025年中國電影總票房已超越去年全年,這標志著電影市場的進一步復蘇。第四季度,多部大片即將上映,包括爆款經典IP續作《瘋狂動物城2》《阿凡達:火與燼》,以及越來越受到觀眾喜愛的跨年檔,全年電影總票房有望沖擊500億元。
在一批優秀國產影片帶動觀影熱潮的同時,多項體育賽事也掀起觀賽熱潮,各地開設集美食、文創與特色商品為一體的觀賽“第二現場”,將賽事熱度延伸至消費端,帶動國慶中秋假期服務消費熱度攀升。
餐飲消費潛力進一步釋放
假期里,全國各地商圈人頭攢動,帶動餐飲消費潛力進一步釋放。據商務部商務大數據監測,國慶中秋假期全國重點零售和餐飲企業銷售額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2.7%。
美團、大眾點評數據顯示,大批游客以美食為錨,跟著“必吃榜”走進街頭巷尾。“我們店國慶期間客流量相比去年假期多了近四成。”杭州信義坊勇賢小吃負責人夏先生表示。
家庭旅行、親朋團聚需求疊加,使得餐飲堂食消費快速增長。抖音生活服務今天發布的數據顯示,國慶中秋假期親子餐抖音團購銷售額環比增長99%,多人餐團購銷售額環比增長51%。
“咱們加速,鮮切牛肉又來好多單!”10月6日中秋節,海底撈火鍋鄭州萬達坊店的牛肉師李哥不斷給同事加油打氣。當天,該門店從11點就開始客滿排隊,鮮切牛肉訂單不斷涌入后廚。今年國慶中秋假期,全國海底撈客流持續保持高位運行,其中10月6日中秋節當天共計接待顧客超180萬人。
國慶中秋假期的金秋美景不僅為市民游客帶來了出行享受,也讓商家們紛紛抓住商機,推出了一系列以“秋季”為主題的特色商品和服務。例如,茶百道上架的“金桂觀音”系列新品,加入桃膠、雪梨、桂花酒釀等秋季時令原料,主打“秋季氛圍感”,受到消費者青睞,國慶中秋假期共售出近130萬杯。
更聰明的AI家電受青睞
更加追求智能化也是國慶中秋假期消費的一大亮點。商務部監測的主要電商平臺數據顯示,節日期間,智能家居產品同比增長14.3%。
“這款冰箱非常智能,它能夠根據食材新鮮度自動調整保鮮模式,還能通過手機提醒我購買即將用完的食材。”趁著國慶中秋假期,北京市民劉先生為家里添置了一臺最新款的智能冰箱。
“什么值得買”電商運營中心負責人張宇昂對記者表示,“金九銀十”是傳統家裝旺季,不少消費者趁著國慶中秋超長假期選家電、煥新家。搶抓消費旺季,一些平臺、商家加碼家電“超級補”讓利優惠,為雙節消費市場再添一把火。
蘇寧易購國慶全程消費數據顯示,Suning Max店銷售同比增長61%,萬元以上家電銷售同比增長73%,品質化、健康化、智能化、場景化趨勢凸顯。更聰明的AI家電受青睞,能聽懂方言的智能語音空調、一鍵搜索菜譜的烤箱、多筒區分的洗衣洗鞋機需求飆升。此外,縣域家電消費加速提檔升級,洗碗機、凈飲機、烘干機成最受歡迎的家電“新三大件”。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魏翔表示,今年國慶中秋假期,電影、文旅、餐飲、家電等市場一派紅火,彰顯了假日消費市場的旺盛活力和中國經濟的強大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