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門聯合印發的《有色金屬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5—2026 年)》(下稱《方案》),為未來有色金屬行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分析人士認為,在美聯儲開啟降息周期、國內政策利好預期升溫的宏觀背景下,疊加印尼銅礦事故等供給端擾動,四季度有色金屬板塊分化格局將進一步凸顯,銅市因供給端緊張預期持續強化,有望延續年內領漲態勢。2026年有色金屬行業將逐步向綠色低碳與高端化轉型,后市需緊密跟蹤政策落地節奏與下游需求復蘇力度。
從宏觀層面看,9月美聯儲如期降息25個基點,點陣圖顯示年內仍有2次降息。中原期貨研究所金屬組負責人劉培洋表示,歷史經驗表明,美聯儲在經濟不衰退背景下的降息,往往會帶動美債收益率與美元指數下行,利好具有金融屬性的有色金屬。
與此同時,國內宏觀環境也釋放積極信號。劉培洋稱,中共中央政治局9月29日召開會議,研究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重大問題,政策利好預期升溫,且美聯儲降息為國內貨幣政策打開空間,四季度降準降息的可能性提升。“整個四季度,市場情緒預計將較為樂觀。”劉培洋說。
政策層面,《方案》為有色金屬行業劃定了清晰的發展路徑。《方案》明確2025—2026年有色金屬行業增加值年均增長5%左右,10種有色金屬產量年均增長1.5%左右,銅、鋁、鋰等國內資源開發取得積極進展,再生金屬產量突破2000萬噸。劉培洋表示,從當前數據看,行業已展現出較強韌性:2025年1—8月,全國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增加值累計同比增長7.7%,高于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平均增速;10種有色金屬產量達5432萬噸,同比增長3.1%,顯著超出《方案》設定的1.5%的年均增速目標。
“預計有色金屬行業供應端將有一定的調控預期,新增產能的投放和落后產能的淘汰或有一定動作。”劉培洋稱,《方案》中提出“科學合理布局氧化鋁、銅冶煉、碳酸鋰等項目,推進氧化鋁、電解鋁、銅冶煉、鉛冶煉、鋅冶煉等行業節能減污降碳改造”。
對于《方案》的長遠影響,弘業期貨宏觀、有色研究員張天驁補充分析稱,《方案》中有三大要點需重點關注:一是礦業權出讓相關內容的明確,將為國內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提供政策保障;二是有色金屬可回收利用與綠色環保改造的推進,既能拓寬原材料來源,又能降低企業生產成本,契合“雙碳”目標;三是對AI、機器人等新質生產力領域金屬消費的重視,將為行業打開新的需求空間。
“今年以來,銅價領漲有色板塊,業內預計這一趨勢將在四季度延續。”劉培洋稱,從供給端看,9月份印尼Grasberg銅礦發生重大事故,直接導致全球第二大銅礦停產。另外,該公司還下調2026年全年銅產量指引35%,即26.95萬噸,進一步加劇了全球銅礦的緊張預期。SMM預計,2025年全球銅精礦供需平衡結果為-26.8萬噸,2026年的結果為-30.8萬噸,直到2028年才會轉化為過剩8.8萬噸。此外,銅精礦加工費維持低位、銅冶煉副產品硫酸價格下跌、行業“反內卷”等均將支撐銅價走高。
張天驁則提醒,需理性看待短期供需擾動。他分析稱,Grasberg銅礦停工雖引發銅價短線拉升,但經過一周的發酵后,市場情緒和現貨需求均趨于穩定。目前美國銅庫存持續上升,LME與國內庫存維持穩定,現貨市場未出現過度緊缺,后續需觀察節后下游需求復蘇情況。
與銅市的強勢不同,其他有色金屬品種價格表現相對平淡。張天驁分析,全球經濟數據疲軟是重要制約因素。8月以來,美國“對等關稅”實施,國內外經濟數據普遍不及預期,下游需求“旺季不旺”特征明顯,房地產行業持續萎縮削弱金屬消費,汽車行業則需依賴出口增長,對金屬需求的拉動有限。
張天驁表示,近期銅價走勢較強,更多是受避險情緒、金融屬性和突發事件影響,目前下游現貨需求和行業基本面情況并未出現明顯改善。國慶中秋長假期間市場不確定性較高,不宜過度樂觀。“今年四季度以及明年市場環境將更加復雜多變,后續銅價可能面臨更大的波動。”張天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