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要過去的9月份,真的是太卷了,中國品牌發布了這么多的新車。對于想在9月份買車的用戶來說,選擇這么多,他們就(會)更加糾結。”9月24日,在全新領克08EM-P上市發布會上,領克汽車銷售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周向《中國經營報》等媒體記者打趣道。
“金九銀十”是車市全年沖量的關鍵節點,已成行業共識。而2025年的9月尤為特殊,超過30家品牌重兵押注,40余款新車型密集登場,將這場旺季競爭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潮。
面對這個史無前例的“最忙九月”,包括合資品牌、自主品牌、跨國品牌在內的諸多車企集體發力,在各價格區間與產品配置上短兵相接,力求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得一席之地。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顏景輝向記者分析道,汽車市場歷來有兩大核心促銷手段:一是通過改款、換代等新品發布刺激消費;二是價格營銷,二者均為提升銷量的傳統有效策略。“當前9月超30款新車密集上市,本質還是多重因素疊加下的行業規律性動作。”
“從時間節點看,這是2025年成都國際車展后的常態化市場落地。車展作為產品集中亮相的窗口,會后往往伴隨量產車型的市場化投放,車企借此延續消費者對新品的關注度‘保鮮期’,最大化轉化車展期間積累的市場熱度。”顏景輝進一步解釋道,“從消費周期看,‘金九銀十’傳統的銷售旺季與國慶假日經濟形成雙重利好。歷年數據顯示,國慶長假是汽車消費旺季,車企選擇9月中下旬集中推新,可精準銜接假期消費高峰,提前搶占市場份額。”
車市“金九”鏖戰正酣
2025年9月的車市,已成為合資品牌、自主品牌、新勢力三大陣營的競技場。
2025年9月的車市,已成為合資品牌、自主品牌、新勢力三大陣營的重兵競技場。純電、增程與燃油技術路線并行發力,推動市場進入供給多元、短兵相接的全面競爭新階段。
記者注意到,AUDI新品牌首款車型奧迪E5Sportback在9月16日正式上市。對此,奧迪·上汽合作項目CEO宋斐明直言:“奧迪E5Sport-back是AUDI新品牌的首款車型。它絕不僅是一款車,更是一份宣言:無須在德系工程技術傳承與中國前沿數字創新之間再作妥協。”
相關數據顯示,奧迪E5Sport-back上市30分鐘訂單破10153輛。在9月17日的媒體溝通會上,上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陶海龍更是直言,訂單數據超出了預期。
自主品牌方面,領克在9月8日和24日就召開了兩場發布會,分別帶來了領克10EM-P、全新領克08EM-P。
記者同時注意到,在9月車市的“新品熱潮”中,造車新勢力陣營同樣動作頻頻。以蔚來汽車為例,其在9月20日的“2025蔚來日”上,正式發布了全場景科技旗艦SUV全新ES8。
當然,車市這場“金九”盛宴的參與者遠不止上述提到的幾家,還有大批來自合資、自主陣營的車企同步發力,覆蓋從燃油、混動到純電的多種動力形式,進一步豐富了市場選擇。
“從政策與年度目標看,車企存在明顯的時間窗口緊迫感。一方面,新能源汽車購置稅免征政策將于2025年年底到期,2026年起將減半征收,車企希望通過新品吸引消費者趕在政策紅利窗口期購車;另一方面,每年四季度是年度銷量沖刺的關鍵階段,將新品投放提前至9月,可為本年度最后三個月的銷量爬坡預留充足時間,緩解年度目標壓力。”顏景輝說道。
對于多家汽車品牌集中發布新車,惠譽評級亞太區企業評級董事楊菁向記者分析道,由于新能源購置稅2026年起退坡,2025年四季度新能源車銷量有望沖高,因此各車企9月起頻發新車型或旨在于四季度爭奪更多市場份額。“消費者對于購置稅與補貼政策變化的預期有望促進年底前密集下單,因此持幣待購心理在今年四季度對于市場需求的影響不會太大。”
技術配置“競賽”升級
智能化技術的角逐,無疑是本輪車市新品競爭中最顯著的共性之一。
當琳瑯滿目的新車涌入市場,在智能化、續航、配置的比拼也日趨白熱化。從技術維度看,這一輪新車潮不僅體現出“量”的集中爆發,更呈現出明確的技術集中趨勢與共性突破。
比如奧迪E5Sportback的智能座艙,全新AUDIOS操作系統搭載高通驍龍8295車規級芯片。在輔助駕駛上,奧迪是首個與中國頂尖科技公司Mo-menta達成深度合作的豪華汽車品牌,雙方共同開發行業首個“德系DrivingDNA+端到端飛輪大模型”方案,全面覆蓋城市、高速與泊車場景。
據悉,領克10EM-P全系標配智電四驅系統和激光雷達,在轎車中率先搭載英偉達Thor輔助駕駛芯片,支持千里浩瀚輔助駕駛H7方案,搭載LYNKFlymeAuto2智能座艙系統。
楊菁告訴記者,各車企及旗下品牌會在這個階段持續發力提升銷量表現,從而保持消費者和資本市場的信心。“但在‘反內卷’的大背景下,惡性價格競爭與激進營銷策略或產生反噬,因而在配置和技術方面競爭、‘加量不加價’成為這一階段車企偏好的競爭策略。”
“在當前市場競爭激烈、競品林立的環境下,消費者如何做出選擇?無論是燃油車還是各類新能源車型,包括混動等不同形式的產品,各大品牌在各顯其能。”顏景輝表示,“從競爭核心來看,想要實現差異化突破,一方面要在智能創新與智能化配置上形成鮮明特色,以此提升產品競爭力和市場表現;另一方面,除了產品本身,服務能力也是關鍵一環。當然,那些品牌力本身就很強的企業,在這兩方面往往具備天然優勢,能占據更大的市場主動權。”
價格策略仍是破局關鍵
隨著四季度來臨,各大品牌為沖刺年度銷量目標,已正式打響年終收官決戰。
“一款產品成功不僅是產品本身,定價也十分關鍵。定價不能只基于我們自己的想法,更多要結合大市場環境、用戶需求以及競爭環境,做綜合考量。對領克來說,我們在整個大集團定位高端品牌。所以我們也很清晰:領克應該賣出什么樣的價格。但是,要保證產品必須在價值上高于這個價格。這樣才能做到品價比,才能得到更多消費者的認可。”9月9日,吉利汽車集團高級副總裁、極氪科技副總裁、領克汽車銷售公司總經理林杰向記者如是說道。
領克10EM-P上市當天,其限時優惠價16.38萬元起。“我們所有的產品定價,肯定是要基于有利潤,我們不會造沒有利潤的車。特別是領克,我們不能虧本造車。”林杰直言,“現在市場競爭十分激烈,合資品牌和豪華品牌已經紛紛放下身段。我們希望領克定價要一步到位,要精準、長效一些,盡可能減少定價后的降價波動,減少給用戶帶來抱怨跟不滿。”
奧迪E5Sportback的臻享價23.59萬元起,并享萬元保險現金權益。宋斐明也表示:“我們也清醒地意識到,這樣一個價位上,中國電動汽車的競爭非常激烈,我們看到有很多不同的品牌,都在這個價位區間有這樣的車型,還有一些品牌定價更低。但我相信用戶只要試駕了這款車,就能夠感受到它帶來的極致駕駛體驗和它所傳承的德系汽車工藝。所以我認為,價格不會成為阻礙用戶下單的因素,車本身的品質、可靠性和品牌力都會成為吸引大家的點。”
楊菁向記者分析道,從這兩年整體消費市場的走向來看,“性價比”和“情緒消費”成為趨勢,而消費的個性化屬性在不斷增強。過去幾年,從“卷價格”到“卷配置”,很多車企在試圖用“性價比”打動消費者的同時犧牲了利潤。下一階段汽車品牌競爭的重點或在于對目標客群的精準定義,以及圍繞其需求偏好打造產品、營銷策略和服務體系的能力。
“不論是新能源汽車還是近期上市的各類型新車,都在針對各自的目標客戶展開激烈角逐。無論是大六座SUV、MPV,還是轎車或Crossover等不同品類,都已成為品牌爭奪市場份額的‘戰場’。”顏景輝直言,“隨著四季度來臨,各大品牌為沖刺年度銷量目標,已正式打響年終收官決戰。至于價格層面,市場各方應保持理性與克制,避免出現非理性的價格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