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以來,大批2020年發行的銀行“二永債”(二級資本債和永續債)按下贖回鍵。僅9月25日,便有三只“二永債”退場。
Choice數據顯示,截至9月25日,本月已有15只銀行“二永債”被贖回,贖回總額高達3026億元,遠遠高于此前各月數據。與此同時,《國際金融報》記者梳理中國貨幣網發現,還有紹興銀行、長春農商行等至少8家機構宣布將實施贖回,被贖回債券票面利率顯著高于新發債券。
受訪專家指出,這是國內銀行主動優化資產結構、提升資本充足率的合理舉措,應對當前國內利率環境變化及全球主要經濟體利率調整預期,也促使銀行贖回高利率債券。
“二永債”迎贖回潮
今年9月,多家銀行開始行權贖回2020年發行的“二永債”。
記者根據Choice梳理發現,9月25日便有三只“二永債”退場。其中,交通銀行和東營銀行各自贖回一只永續債,贖回金額分別為300億元和25億元,票面利率分別為4.59%和4.80%。承德銀行則贖回了15億元的二級資本債,票面利率為4.60%。三只“二永債”均為2020年發行。
事實上,9月以來,不斷有銀行加入贖回“二永債”的隊伍。據中國貨幣網公告信息不完全統計,至少已有紹興銀行、長春農商行、嘉興銀行等8家機構宣布按下“二永債”贖回鍵。
9月24日,紹興銀行發布公告稱,將于2025年10月30日行權,以每百元面值100元的價格,全額贖回2020年第二期紹興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二級資本債券,該債券發行總額為10億元。9月19日,長春農商行也宣布贖回該行2020年二級資本債券(第一期)。公告顯示,該筆債券發行總額為8億元,利率為5.00%。
結合此前銀行公告及Choice數據預測,到9月30日,至少將有24只銀行“二永債”被實際贖回,整體贖回規模將不低于3210億元。與此同時,據已知公告及統計數據,9月“二永債”新發規模約為1442億元。
黑崎資本首席戰略官陳興文指出,近期銀行集中贖回大量“二永債”,從積極層面看,是國內銀行主動優化資產結構、提升資本充足率的合理舉措,契合金融監管導向,旨在增強抗風險能力,為長期穩健經營筑牢基礎。
“從宏觀角度來看,銀行大量贖回‘二永債’雖會使‘二永債’市場短期供應減少、價格波動,但長遠來看,可引導資金流向優質企業,降低實體企業融資成本,助力經濟增長與產業升級,優化金融資源配置效率。”陳興文指出。
利率下行預期驅動
從Choice統計數據來看,9月以來被贖回或宣布贖回的“二永債”利率在4.20%至5.40%之間。與此同時,今年以來新發“二永債”利率大多在1.88%至2.90%之間,僅北部灣銀行、富邦華一銀行、鎮海農商行和華興銀行發行的4只“二永債”利率在3%及以上。
在陳興文看來,這也反映出銀行對市場利率走勢的精準預判。當前,國內利率環境變化及全球主要經濟體利率調整預期,促使銀行贖回債券以釋放資金,便于在利率下行周期中靈活配置更高收益資產,實現資產收益最大化。
“從微觀層面來看,銀行同業競爭格局將因資本結構調整而重塑,先贖回債券優化資本結構的銀行,在監管考核中更具優勢,推動銀行業整體向高質量發展邁進。”陳興文分析道,“國際視角下,這一行為與全球金融市場動態緊密相連,銀行贖回‘二永債’以避免低利率環境下的長期鎖定,是順應全球金融環境變化的前瞻布局。”
值得一提的是,從發行主體來看,地方城商行、農商行依舊是“二永債”的重要發行方。
排排網財富研究總監劉有華建議,除“二永債”外,中小銀行還可通過引入戰略投資者或增資擴股等方式夯實資本基礎。此外,可以靈活運用優先股和可轉債等工具,充分發揮其融資成本較低、靈活性較高的優勢,通過優化信貸資產配置和投資結構,提升盈利能力和內源資本積累水平。采取更加靈活多樣的融資策略,精準把握市場時機,在確保資本充足的同時,實現資本結構的優化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