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塊輪番表演的時刻!
今日午后,A股固態電池概念顯著走強,恩捷股份漲停,海目星漲超13%,中偉股份大幅沖高,珠海冠宇、天賜材料、先導智能、贛鋒鋰業等跟漲。早盤,調整數日的中國寶安率先漲停。與此同時,中偉股份、聯得裝備、長安汽車、德賽電池皆就固態電池有最新發聲。
消息面上,9月23日至24日,第七屆高比能固態電池關鍵材料技術大會在蘇州舉行。本次大會聚焦固態電解質、正負極材料、智能制造及產業化進展等熱點議題,深入探討高比能固態電池的未來發展趨勢及挑戰。
分析認為,2025年以來,SolidPower、國軒高科等電池企業的全固態電池逐步開啟上車路試,2025—2026年將迎來密集的全固態電池上車路試。新型電池產業正迎來爆發式增長,預計2025—2030年市場規模從4800億美元增至7800億美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約11%。
固態電池集體爆發
午后,固態電池板塊突然集體爆發。道明光學等多股漲停,權重股先導智能、贛鋒鋰業等亦大幅拉升,并帶領大盤走強。
創業板指午后漲超2%,截至收盤,滬指漲0.83%,深證成指漲1.80%,創業板指漲2.28%。半導體、光刻機、能源金屬等方向領漲,滬深京三市上漲個股超4400只。
與此同時,多家上市公司針對固態電池有最新發聲。
中偉股份(300919)9月24日在互動平臺表示,目前,公司與境內外固態電池頭部客戶均有業務合作,現階段公司固態電池材料出貨近50噸。固態電池前驅體絕大部分使用的是高鎳及超高鎳材料,公司的高鎳及超高鎳材料對于固態電池均適用。
聯得裝備(300545.SZ)9月24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在新能源設備領域,公司持續增加在鋰電池包藍膜、固態/半固態電池超聲焊接、切疊一體機、電芯裝配及Pack段整線自動化設備等設備上的研發投入,運用先進的生產工藝、高精度的生產方式、標準化的管理,迅速實現產品突破,并形成銷售訂單。固態電池新工藝涉及到的超聲波焊接工藝設備已經出貨到客戶。
長安汽車最近在投資者互動平臺回復稱,公司已成立先進電池研究院,整合行業優勢資源,加快推進下一代電池開發。其中關于固態電池方面,公司正全力投入相關研發,預計2026年實現固態電池裝車驗證,2027年推進全固態電池逐步量產,能量密度達400Wh/kg。
道氏技術亦表示,公司積極把握AI時代發展機遇,構建“AI + 材料”的創新型產業平臺,依托多年深耕實體產業經驗,融合原子級計算技術的成果,賦能材料創新與研發,全力推進單壁碳納米管、硅碳負極、固態電解質、金屬鋰負極等固態電池關鍵材料的研發與產業化。
固態電池到了什么階段?
從國外來看,9月18日,松下控股旗下的松下能源公司宣布,將致力于生產被視為新一代電池熱門候選的“全固態電池”。9月16日,韓國鋰電池企業SK On宣布在大田廣域市儒城區未來技術院內建成了全固態電池試點工廠。SK On計劃于2029年實現全固態電池的商用化,較原定目標(2030年)提前一年。
那么,目前固態電池究竟到了什么階段?
隨著全固態電池技術逐步成熟,全固態電池也從小試線逐步向中試線過渡,并逐步進行更多的上車測試。2025年以來,寶馬推出搭載SolidPower全固態電池的路試車,國軒高科亦有全固態電池路試車亮相,長安汽車將在2026年開啟全固態電池裝車驗證。
有分析認為,目前半固態電池已經步入產業化期,處于進一步商業化關鍵節點。全固態電池尚處于研發階段,有望逐步實現量產。隨著一系列國家支持政策和行業規范的出臺,固態電池有望快速發展。根據國內外汽車廠商與電池廠商的技術進展和規劃,固態電池2027年有望實現部分量產。
中信證券預計,2025—2026年將迎來密集的全固態電池上車路試,固態電池行業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全固態電池上車面臨的核心問題是膨脹與循環壽命衰減,車企與電池企業的共識是通過固固界面改善以及車端加壓緩解以上問題,建議關注電芯材料環節的導電劑、功能性添加劑、固態電解質及摻雜、材料表面包覆,電芯制造環節的等靜壓、制痕絕緣、高壓化成分容、鋁塑膜,PACK環節的PACK生產設備、氣動執行器。
排版:王璐璐
校對:廖勝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