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A股市場震蕩上行,疊加上市公司三季報進入最后披露月,公募基金調研熱情高漲。公募排排網數據顯示,截至10月31日,當月共有159家公募機構參與A股調研活動,覆蓋30個申萬一級行業的632只個股,合計調研次數達7452次,較9月的4641次大幅增長60.57%,調研廣度與深度均顯著提升。
具體來看,10月共有165只個股獲得公募機構重點關注,調研次數均不少于15次。具體分布為:48只個股被調研次數在15次—19次,63只個股被調研次數介于20次—29次,39只個股被調研次數達到30次—49次,另有15只個股獲得不少于50次的高頻調研,公募機構對優質標的的聚焦度可見一斑。
計算機行業的能科科技成為當月“調研王”,10月累計被調研73次,參與調研的公募機構多達53家,其中博時基金等20家公募機構當月對其開展了2次調研。公司AI業務的產品布局細節及場景落地進展,是公募機構重點關注的核心方向。
從行業調研熱度來看,10月共有17個申萬一級行業獲得公募機構重點調研,各行業被調研次數均不少于100次。具體分布為:7個行業被調研次數在100次—199次,6個行業被調研次數介于200次—499次,另有4個行業被調研次數突破700次。
醫藥生物行業成為當月調研“最熱賽道”,共有85只個股獲得公募機構調研,合計調研次數達1229次,無論是被調研個股數量還是總調研頻次,均顯著領先于其他行業,凸顯出公募機構對該領域優質標的的高度關注。
電子行業緊隨其后,同樣受到公募機構密集調研,78只個股進入公募機構視野,合計調研次數達1069次,與醫藥生物行業共同構成調研熱度第一梯隊。
此外,電力設備、機械設備行業也表現出較高的調研活躍度,兩行業調研次數均不少于750次,被調研個股數量均超55家。
從機構調研活躍度來看,10月有114家公募機構調研尤為積極,調研次數均不少于20次。具體分布為:50家公募機構調研20次—49次,50家公募機構調研50次—99次,更有14家公募機構調研次數突破100次,頭部機構的調研積極性尤為突出。
創金合信基金成為10月“調研最勤奮”的公募機構,當月調研次數達302次,顯著領先于其他公募機構。平安基金緊隨其后,10月調研169次,電子、機械設備、電力設備及計算機行業是其重點調研方向。博時基金以10月137次調研排名第三,調研重心集中在電力設備和電子行業,與市場主線高度契合。
此外,嘉實基金、天弘基金、西部利得基金等公募機構的調研次數也均突破100次,躋身調研活躍度前十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