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停擺”的影響正在加劇。
受“停擺”影響,美國多地機場航班延誤甚至取消。據美國航班跟蹤網站的數據,僅美東時間10月30日當天,全美因各種原因已有超過6000架次航班延誤,超1000架次航班取消。美國副總統萬斯當天警告稱,如果“停擺”持續到11月下旬的感恩節假期旅行季,美國航空交通可能將面臨一場“災難”。
另據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CBO)最新發布的報告,聯邦政府“停擺”每月給美國經濟造成約70億美元的損失,且這些損失在聯邦政府重新“開門”后將無法彌補。
萬斯突發警告
據新華社消息,當地時間10月30日,美國副總統萬斯警告說,如果“停擺”持續到11月下旬的感恩節假期旅行季,美國航空交通可能將面臨一場“災難”。
當天,萬斯在白宮與交通部長達菲及航空公司和業界高管等舉行圓桌會議,討論政府“停擺”持續對空中交通造成的影響。
萬斯在會后對記者表示,“停擺”持續到11月下旬可能會導致空管員缺勤和航班延誤更多、機場安檢排隊時間更長,“這可能會是一場災難”。
達菲也在記者會上警告說,政府“停擺”僵局持續至感恩節假期對航空業來說“將是一場災難”。他補充說,10月是美國航空旅行淡季,航班受政府“停擺”影響較小,但11月人們出行需求會大幅增加。
受“停擺”影響,美國空中交通管制人員嚴重短缺造成多地機場航班延誤甚至取消,機場運營也受到影響。
據美國航班跟蹤網站的數據,僅30日當天,全美因各種原因已有超過6000架次航班延誤,超1000架次航班取消。美國聯邦航空局當天還對華盛頓里根國家機場和達拉斯-沃思堡國際機場短暫下達“地面停飛”令。
美國長期面臨空中交通管制人員短缺的難題,許多空管員在政府“停擺”前就已被迫超時上班。聯邦政府“停擺”以來,約1.3萬名空中交通管制員和負責機場安檢工作的約5萬名員工被迫無薪工作,請病假的員工日漸增多。達菲28日曾表示,26日和27日的航班延誤中分別有44%和24%是由空中交通管制員缺勤造成的,而政府“停擺”前這一比例平均僅為5%。
達美航空、美聯航、西南航空和美國航空等多家航司呼吁國會盡快通過一項無附加條件的持續決議案(CR),先讓政府運轉起來,再就醫保等爭議慢慢談判。
美聯航首席執行官Scott Kirby指出:“這正在給經濟帶來壓力,并影響機票預訂。現在是通過一項短期撥款法案的時候了。”
達美航空則稱:“系統在極限承壓下只能降速運行,這降低了效率,并導致每天數以百萬計乘客的出行延誤。”
影響有多大?
當地時間10月31日,美國政府“停擺”進入第31天。由于政府“停擺”持續,原定于本周公布的第三季度美國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數據被迫推遲。目前,美國已推遲公布就業、貿易與零售銷售等多項經濟數據。聯邦數據“斷供”迫使政策制定者、金融機構及企業在缺乏關鍵信息的情況下作出決策。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本周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在政府“停擺”期間,美聯儲不太可能對經濟有非常細致的了解,可以想象,政府“停擺”可能會影響12月的會議,在缺乏數據的情況下,可能有必要更加謹慎,經濟數據缺失可能構成暫停利率調整的理由。
美國商會30日發布報告稱,在政府“停擺”的前四周內,與聯邦政府簽約的企業已累計損失約120億美元,約6.55萬家小企業每周合計損失達30億美元。
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CBO)日前在一封公開信中警告,如果“停擺”持續,將使美國今年四季度實際國內生產總值的年化增長率下降1到2個百分點,估計將有70億到140億美元經濟產出損失無法恢復。
在致眾議院預算委員會主席、得克薩斯州共和黨眾議員阿靈頓(Jodey Arrington)的信中,CBO針對聯邦政府停擺持續的時間給出了三種預估:如果政府停擺持續四周,美國實際GDP將下降70億美元;如果持續六周,將下降110億美元;如果持續八周,損失將高達140億美元。
當地時間10月30日,美國馬里蘭州州長韋斯·摩爾宣布全州進入緊急狀態,以應對聯邦政府“停擺”帶來的經濟沖擊,并協助保障居民生活與健康。
摩爾同時簽署行政令,向州內食品安全合作機構提供1000萬美元緊急資金,以應對“補充營養援助計劃”(SNAP)受“停擺”影響的風險。
當地時間10月28日,美國參議院以54票對45票,否決旨在結束政府停擺的《2025財政年度持續撥款與延長期限法案》。該法案在參議院需獲得60票方能推進。此次為該法案第13次表決,仍未達到所需門檻。同日,美國參議院少數黨領袖查克舒默表示,聯邦政府停擺可能會持續至11月。此前,眾議院共和黨籍議長約翰遜發出警告說,這可能成為美國歷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政府停擺。
責編:戰術恒
排版:劉珺宇
校對: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