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于AI創新帶來的散熱、電池、快充等硬件升級趨勢,消費電子產業鏈高價值產品出貨量占比提升,相關上市公司毛利率普遍提升,助力公司業績增長。
領益智造是全球領先的消費電子精密功能件制造商,今年前三季度,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75.9億元,同比增長19.25%;凈利潤19.41億元,同比增長37.66%;經營性現金凈流入22.97億元,同比增長60.19%。
2025年第三季度,領益智造實現營收139.65億元,同比增長12.91%;第三季度歸母凈利潤達10.12億元,同比增長39.28%。
業績增長背后,2025年第三季度,領益智造毛利率達19.2%,上年同期為17.2%。今年上半年,領益智造毛利率同比提升13.27個百分點。
領益智造表示,今年以來,公司各項業務發展迅猛,受益于AI創新帶來的散熱、電池、快充等硬件升級趨勢,并持續布局“人”“眼”“折”“服”即機器人、AI眼鏡及可穿戴設備、折疊屏、服務器四大賽道。
業內人士告訴證券時報記者,相較傳統零部件,AI驅動的為AI手機等終端適配的終端元器件,其價值更高,產品毛利率也更高。
立訊精密也是消費電子領域代表性企業,2025年第三季度,該公司毛利率為12.84%,上年同期為11.75%。2025年前三季度,立訊精密毛利率為12.15%,上年同期為11.72%。
立訊精密表示,消費電子領域正處于AI終端智能化轉型期,海內外大模型技術日漸成熟,帶動AI手機、AI筆記本、AR/VR設備等智能終端實現爆發式成長,對高精度、小型化、多功能集成精密零組件需求激增,在此背景下,公司憑借聲、光、電、散熱、射頻、結構件等技術積累及垂直一體化優勢,成為極少數能提供完整AI終端解決方案的供應商。
此外,2025年第三季度,得潤電子毛利率為22.9%,相較上年同期的12.52%大幅提升,2025年前三季度其毛利率為21.73%,上年同期為15.39%。據了解,該公司主營電子連接器和精密組件的研發、制造和銷售,產品廣泛應用于家用電器、計算機及外圍設備、通信、智能手機、智能汽車、新能源汽車等各個領域。
類似第三季度及今年前三季度毛利率提升的消費電子產業鏈公司還有勝利精密、精研科技、光弘科技、飛榮達、信維通信、聯創光電、歌爾股份等。
毛利率提升將在一定程度上助力公司業績增長。Choice數據顯示,截至10月30日20時,已有98家A股消費電子行業公司披露三季報。其中,79家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盈利,41家公司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實現正增長,5家公司實現扭虧。
業務多元化也是消費電子產業鏈上市公司業績普遍實現增長的重要原因之一。據了解,隨著近年來智能汽車、AI可穿戴、AI服務器等業務的發展,原消費電子產業鏈供應商普遍與時俱進,跟隨市場變化積極拓展智能汽車、服務器、光通訊、AI眼鏡、人形機器人等業務,相關業務逐漸增厚上市公司業績。
藍思科技借助AI技術主導的產品創新周期,發力AR眼鏡和具身智能硬件制造等賽道。公司第三季度歸母凈利潤達到17億元,同比增長12.62%。公司預計,2025年全年人形機器人出貨量數千臺、四足機器狗出貨量上萬臺,機器人業務帶來的營收初步估計為數億元。
受AI服務器市場持續擴張、新一代超大規模數據中心用AI機柜產品規?;桓兑约癆I算力需求強勁拉動,工業富聯在主要客戶的市場份額穩步提升,云服務商業務表現優異,推動整體營業收入增長。
工業富聯2025年第三季度營收2431.72億元,同比增長42.81%;歸母凈利潤單季度首次突破100億元,達103.73億元,同比增長62.04%,均創下公司單季度歷史新高。2025年前三季度,工業富聯實現營收6039.31億元,同比增長38.4%;歸母凈利潤為224.87億元,同比增長48.52%,均已接近去年全年水平。
中國銀河證券分析師近期指出,今年以來,消費電子行業在挑戰與機遇中前行,AI成為驅動行業發展的核心引擎。展望未來,消費電子行業將沿著智能化、生態化和可持續化的方向深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