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5月人民銀行、證監會聯合推出債市“科技板”后,科創債市場快速擴容。
南方財經記者據Wind統計,截至10月29日,全國共發行科創債1141只,發行規模13289.84億元。其中,銀行間市場發行583只,發行規模7227.232億元;交易所市場發行534只,發行規模5616.87億元。
廣東作為國內經濟最發達、科技創新最活躍的地區之一,今年以來,科創債發行呈現出怎樣趨勢,政策紅利是否充分釋放?
數據顯示,自新政落地以來,廣東共發行科創債102只,發行規模為1114.055億元,發行規模占全國8.38%,位列第二,僅次于北京的4806.28億元,上海、浙江、山東等省份發行規模則緊隨在后。
記者從業內了解到,自新政落地以來,人民銀行廣東省分行等部門通過廣泛宣介、摸排調研、政銀協同、活躍交易等方式,推動政策紅利加速向市場傳導,多向發力推動科技創新債券發行,推動科創債新政落地見效。

截至10月29日,科創債新政以來發行規模TOP10省市 數據來源:Wind
5月7日,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證監會聯合發布關于支持發行科技創新債券有關事宜的公告,其中明確,商業銀行、證券公司、金融資產投資公司等金融機構可發行科技創新債券,聚焦主責主業,發揮投融資服務專業優勢,依法運用募集資金通過貸款,股權、債券、基金投資,資本中介服務等多種途徑,專項支持科技創新領域業務。
上述新政出臺后,科創債發行明顯放量,截至10月29日,全國共發行科創債1141只,發行規模13289.839億元,已超越2024年全年12231.23億元的水平。銀行間市場成為科創債發行“主力軍”,共發行583只,發行規模7227.232億元。
若按發行人地域分布來看,今年以來科創債發行呈現出較為明顯的聚集趨勢,經濟發達、科技創新較為活躍的地區發行數量及規模明顯位居前列。
其中,北京作為國有大行和央企總部集中地,發行科創債企業數量最多、整體發行規模最大,截至10月29日,發行規模達4806.28億元,占整體規模近四成,共發行246只。
廣東憑借科創與經濟優勢,成為政策紅利的重要承接者,以1114.06億元的科創債發行規模緊隨北京之后,占全國比重8.38%,共發行科創債102只。與此同時,廣東科創債發行數量也不斷加速,5-9月成為政策紅利釋放的集中時段,單月發行均超過15只。
具體到各地市來看,深圳發行規模位居各地市之首,深圳發行61只,合計708.46億元;廣州發行30只,合計293.60億元,此外,東莞、惠州、佛山、珠海、中山、江門等均有科創債發行記錄。

截至10月29日,科創債新政以來廣東各地市發行情況 數據來源:Wind
從期限看,廣東發行的科創債期限結構靈活,以3-5年期中短期品種為主,期限最長的是廣州開發區控股集團發行的“25廣開K8”,發行總額4.4億元,票面利率2.3%,期限15年。
從發行金額看,廣東發行的科創債規模跨度較大,從0.5億元到55億元不等,發行規模10億元以上占比約 15%。
募集資金主要用于科創企業融資、科創項目研發建設,以及科創企業股權投資、科創基金新增出資或置換前期投資資金等,多數流向科技創新相關領域,符合新政 “科創債姓科” 的本質要求。
從發行利率看,廣東發行的科創債票面利率區間介于1.47%—5.65%,平均利率2.28%,不同性質企業的科創債票面利率分化明顯,但整體處于較低水平,這主要是因為大部分發行人主體信用等級為AAA(占比超六成),市場認可度較高。
除了規模增長與結構優化,此輪廣東科創債發行的另一大亮點是發行主體實現多元化全覆蓋。
與此前相比,債市“科技板”新增商業銀行、證券公司、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等金融機構作為發行主體,同時,新增支持股權投資機構募集資金用于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設立、擴募等。
Wind數據統計顯示,自新政出臺以來,廣東參與發行科創債的金融機構39家、股權投資機構6家、科技型企業超60家,實現金融機構、科技型企業、股權投資機構三類主體“全覆蓋”。不過,從整體來看,金融機構憑借高評級、低成本優勢,成為科創債市場的 “資金供給樞紐”,這一特點與全國趨勢較為一致。
與此同時,廣東還相繼落地了多個科創債“首單”。今年6月,深圳市東方富海投資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在銀行間債券市場成功發行“2025年度第一期定向科技創新債券——25東方富海PPN001(科創債)”。
該債券是全國首單成功掛網、首單亮相資本市場、首單簿記發行的民營股權投資機構科創債,更是自債券市場“科技板”以來全國首個獲得央行風險分擔工具直接支持的科技創新債券。
在豐富發行主體與創新產品的同時,廣東也著力激活科創債交易市場。
記者從中國人民銀行廣東省分行了解到,今年以來,該行指導轄區地方法人金融機構積極開展柜臺渠道科技創新債券交易、質押式回購和質押式再貸款等業務,引導柜臺債券業務開辦銀行上線政策性銀行債、商業銀行金融債、民營企業科創債等多品種科技創新債券,推動全國首批柜臺渠道科技創新債券交易、首筆柜臺渠道民營企業科技創新債券交易落地廣東,擴大科創債市場影響力,吸引更多投資者參與,激活交易活力。
(南方財經研究員楊期鑫對本文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