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價持續攀升的同時,全球黃金需求總量也出現激增。
世界黃金協會10月30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三季度全球黃金需求總量(包含場外交易 )達1313噸,需求總金額達1460億美元,創下單季度黃金需求的最高紀錄。
中國市場方面,數據顯示,三季度中國市場零售黃金投資與消費需求(包括金飾、金條、金幣及黃金ETF)達152噸,較上年同比下降7%,季度環比下滑38%——這也是自2009年以來最疲弱的三季度需求表現。
不過,按金額來算,三季度中國零售黃金投資與消費需求高達1204億元人民幣(約合169億美元),較上年同比激增29%,創下三季度歷史最高水平。
近期倫敦現貨黃金價格一度上沖到4300美元/盎司上方,隨后一度回調至4000美元/盎司以下。世界黃金協會認為,黃金市場前景依然樂觀。由于美元的持續走弱、普遍的降息預期以及滯脹風險的存在,黃金投資需求可能得到進一步支撐。
金價攀升引發投資者“錯失恐懼”
世界黃金協會在2025年三季度《全球黃金需求趨勢報告》中提到,黃金需求增長主要由投資需求推動。三季度黃金投資需求激增至537噸,同比增長47%,占全部三季度黃金凈需求的55%。
而這一增長勢頭源于多重因素組合的強大作用:地緣政治環境的不確定性和動蕩、美元的走弱態勢,以及金價攀升引發投資者的“錯失恐懼”心理。
投資者對黃金“錯失恐懼”的心理,也反映在黃金ETF持倉量上。數據顯示,三季度實物黃金ETF持倉增加222噸,全球流入金額達260億美元。2025年前三個季度,全球黃金ETF總持倉共增加619噸(約合640億美元),其中北美地區基金領跑(+346噸),歐洲(+148噸)與亞洲地區基金(+118噸)緊隨其后。
盡管金價處于創紀錄高位,三季度全球央行依然加快了購金步伐。數據顯示,全球央行三季度凈購金量總計220噸,較二季度增長28%,較上年同比增長10%。前三季度,全球央行凈購金總量達634噸,雖低于過去三年的異常高位數值,但仍顯著高于2022年之前的平均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三季度金價不斷突破新紀錄,全球金飾需求承壓,同比下滑19%。
世界黃金協會資深市場分析師路易斯·斯特里特(Louise Street)表示,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通脹壓力居高不下以及全球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均推升了投資者在尋求增強投資組合抗風險能力的過程中對避險資產的需求。
“今年以來,金價不斷刷新紀錄,而當前的市場環境顯示黃金仍有進一步上行的空間。我們的研究顯示,市場尚未飽和,配置黃金的戰略價值依然穩固。”路易斯·斯特里特說。
中國金飾市場顯現疲態
總體上看,三季度中國零售黃金投資與消費需求噸數略顯疲軟,但金額創歷年三季度新高。
從金飾來看,世界黃金協會數據顯示,三季度中國市場金飾需求達84噸,環比季節性回升21%,但同比降幅為18%。
按金額來算,中國消費者三季度的金飾消費總額為665億元人民幣(約合93億美元),環比和同比均顯著增長。中國市場前三季度的金飾消費總需求為278噸,較上年同比下跌25%。
同時,中國市場黃金ETF結束了連續三個季度的流入態勢,三季度流出38億元人民幣(約合5.4億美元),總持倉減少5.8噸至194噸;資產管理總規模(AUM)則攀升11%至1688億元人民幣(約合237億美元),再創月末值新高。
展望后市,世界黃金協會認為,四季度金飾消費或迎來傳統的季節性改善,但這可能受到金價上漲、2026年中國春節假期較往年更晚等因素限制。潛在的財政或貨幣政策有望提振消費,或緩解金飾消費的部分疲軟態勢。
中信證券認為,在流動性寬松環境下,ETF持續流入將成為貴金屬價格的重要支撐。此外,避險情緒、去美元化等利多因素也未出現重大變化,貴金屬價格長期看多思路并未改變,黃金白銀等商品價格有望在經歷階段性調整后重回漲勢,并繼續作為2025年四季度至2026年的商品主線行情之一。
校對:劉星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