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國內茶葉品牌走向港股市場。茶葉連鎖品牌八馬茶業近日登陸港股,今天是第二個交易日,截至記者發稿,公司股價報104.5港元/股,較發行價翻番。
目前,國內資本市場共有三家上市茶企,除了八馬茶業,瀾滄古茶(06911.HK)在2023年登陸港交所,天福(06868.HK)在2011年上市。
招股書顯示,加盟商為八馬茶業貢獻了大部分營收,而另外兩家上市茶企的茶葉銷售,也主要依靠線下門店完成。
上述兩家早已上市的茶企財報顯示,近年來實體茶葉門店銷售遇冷,導致上市茶企業績下滑,但隨著現制茶飲、即飲無糖茶等新興市場崛起,茶葉品牌正在找尋新的業績增長機會。
茶葉門店銷售疲軟
根據公開資料,八馬茶業是國內頭部茶葉供應商及茶葉連鎖門店品牌,由王文彬、王文禮及王文超三兄弟在1997年創立于深圳,產品覆蓋烏龍茶、黑茶、紅茶等全品類茶葉。截至今年上半年,八馬茶業在全國共有3585家線下連鎖門店,其中加盟門店數量為3341家。
瀾滄古茶主要銷售普洱茶,天福則銷售各品類茶葉,和八馬茶業類似,它們的產品也主要通過實體門店完成。中國是茶葉種植和消費大國,但在銷售渠道上,茶葉銷售長期依賴線下經銷商渠道,有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這是由于茶企能夠利用經銷商當地人脈和資源,開拓原本不熟悉的市場。
不過,線下門店也更容易受到消費環境變化的沖擊。去年以來,瀾滄古茶、天福的業績均出現下滑,并在財報中提及消費市場疲軟、線下門店銷售面臨困境等原因。
瀾滄古茶2024年營收為3.6億元,同比下降31.48%,凈虧損3億元,同比下降484%。2025年上半年,該公司營收、凈利潤延續下滑態勢。
瀾滄古茶在2024年年報中表示,營業收入的下降,一方面是由于市場仍處于緩慢復蘇過程,消費疲軟導致線下實體門店經營困難。另一方面,在線電商和直播帶貨的快速發展對線下實體門店的經營造成較大沖擊,且近年白牌產品憑借市場供應鏈資源和價格競爭迅速布局,占領了部分消費者的心智,進一步影響了品牌產品的經營和銷售。
天福的業績下滑幅度較瀾滄古茶要溫和一些,財報顯示,2024年天福營收15.6億元,同比下降9.89%,凈利潤1.39億元,同比下降34.87%。今年上半年,該公司業績同樣延續下跌趨勢。
從2022年到2024年,八馬茶業的收入、凈利潤仍在逐年增長。2024年,八馬茶業收入為21.43億元,凈利潤為2.24億元,凈利潤率為10.5%,其中,向加盟商銷售的收入占比為50.9%。不過今年上半年,該公司收入10.63億元,同比下降4%,凈利潤1.2億元,同比下降17.8%。

尋找新的增量機會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行業數據,中國茶葉市場整體規模由2020年的2889億元增長至2024年的3258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約為3%,預計將增長至2029年的4079億元。
國內茶企品牌不乏知名品牌,除了三家上市茶企,還有大益茶、小罐茶等品牌以及張一元、吳裕泰等老字號,但企業營收規模都較小。
財報顯示,瀾滄古茶2024年營收為3.61億元,天福2024年營收為15.63億元,再加上剛剛上市的八馬茶業,這三家上市公司2024年的營收之和為40.67億元,占當年茶葉市場整體規模的份額僅1.2%。
里斯品類創新戰略咨詢中國區副總裁羅賢亮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頭部茶企市占率低,最根本的原因是市場上缺乏清晰、一致的標準。目前國內茶葉標準的制定更多在生產端,消費端的國家標準很少,消費者的認知中沒有一個統一的、最好的品牌。茶企建立品牌的核心著力點在于建立標準,尤其是消費者認可的評價細分茶葉類別的標準,簡化消費者的選擇。
而隨著電商崛起、消費群體迭代,茶葉品牌也在尋找新的增量機會。一方面,頭部茶企發力網絡銷售渠道,改善依賴線下經銷商的傳統銷售模式;另一方面,年輕消費市場爆發,霸王茶姬、蜜雪冰城等新茶飲品牌涌現,即飲無糖茶市場快速增長,頭部茶葉企業也欲從中分一杯羹。
財報顯示,電商渠道是八馬茶業的第二大收入來源,直營網店銷售在該公司2024年的營收占比達到23.6%。直接向電商平臺銷售占比達到8.6%。
通過重點突破會員制商超及知名茶飲生產企業,瀾滄古茶在大型客戶渠道的收入持續增長。瀾滄古茶在財報中表示,2024年該公司緊跟重點客戶的發展趨勢,充分利用自身的品牌優勢、產品設計開發能力和豐富的原料儲備,大型客戶渠道實現營收0.54億元,同比增長173%。2025年上半年,在線下經銷渠道同比下降71.5%的背景下,大客戶渠道同比增幅達103.7%。
行業數據顯示,茶產業撬動著萬億消費市場,其中,傳統原葉茶市場規模約3500億元,液態茶飲料1250億元,新式茶飲3540億元,深加工與健康產品1200億元,茶文旅1000億元左右。
業內人士認為,隨著消費迭代、新消費場景涌現,茶葉品牌恰好可以利用新的營銷手段,針對新一代的消費群體去建立標準、打造品牌、建立專業供應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