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金融街論壇年會上,北京金融監管局與北京市人民檢察院、中國政法大學聯合發布了《關于打擊治理金融黑灰產的聯合倡議書》,倡議協同共享信息、聯動健全機制、規范權益保護、壓實主體責任、深化多方互動、恪守合理維權底線、普及防范教育。呼吁協同多方力量,形成共治合力,營造清朗、安全、可信的金融生態環境,構建多方聯動的綜合防治體系,遏制金融黑灰產蔓延,防范化解金融系統性安全風險。
所謂金融黑灰產,即金融領域黑灰產業,指在金融領域以違法或者形式上不違法的方式獲取不當利益的新興業態。主要涉及不正當反催收、不法貸款中介、惡意逃廢債、非法辦理退保理賠、虛假征信修復、非法薦股等破壞金融管理秩序和侵害人民財產安全的行為。
倡議書指出,在互聯網經濟浪潮下,金融黑灰產廣泛依托媒體平臺進行市場營銷和規模擴張,呈現出鏈條化、跨地域化、批量化、隱蔽化等特點。
當前,金融黑灰產治罪治理面臨協同機制困境、法律標準模糊、懲治力度不足、平臺治理難題、消費者意識薄弱等多維度挑戰,由此需建立司法、監管、行業、平臺與公眾共同參與的防控體系,多方主體協同、持續發力,向體系化、智能化、生態化方向深度演進,形成更具韌性的金融健康生態。
為遏制金融黑灰產蔓延,防范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亟需凝聚全社會共識,營造清朗、安全、可信的金融生態環境,構建多方聯動的綜合防治體系。北京市人民檢察院聯合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北京監管局、中國政法大學發起以下倡議:
一是協同共享信息。促進金融風險防控協同,加強信息互通,實現風險事前預警、事中快速響應、事后精準打擊的全流程協作,提升治理效能。
二是聯動健全機制。完善風險監測機制,金融機構落實高風險信息、線索主動報告機制。通過定期開展線索研判,聯合組織專項整治,破解司法辦案難題。
三是規范權益保護。健全投訴舉報處置標準,確保合理訴求“快處快結”。嚴防惡意投訴占用資源,聚焦高頻問題強化源頭治理,保障消費者和機構合法權益。
四是壓實主體責任。明確平臺對入駐主體資質核驗、信息發布及風險事件處置的全流程管控義務,杜絕責任懸空,有效阻斷黑灰產互聯網傳播渠道。強化平臺內容審核,提升對非法中介、網絡黑嘴的識別能力。推動算法流量守正向善,加大黑灰產內容風險提示,助力正向金融教育宣傳。
五是深化多方互動。建立金融監管部門、檢察機關與高校科研機構等多方常態化互動機制,聚焦金融黑灰產新興業態開展聯合法治研究。及時厘清法律適用邊界,形成理論成果與實踐應用的雙向提升,為精準打擊新型黑灰產提供堅實法治支撐。
六是恪守合理維權底線。堅決抵制不正當施壓牟利行為,暢通維權渠道,簡化投訴流程。構建“內部處理—行業調解—仲裁訴訟”階梯式糾紛體系,深化多元化解功能。
七是普及防范教育。借“金融知識普及月”“金融消費者保護周”等活動開展集中宣教,提升公眾甄別能力,打造全民反黑產氛圍,從源頭端壓縮黑灰產生存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