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晚間拓新藥業(301089)披露2025年三季報,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72億元,同比下滑16.64%;歸母凈利潤虧損3016.11萬元,同比下滑1036.53%。其中第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965.38萬元,同比下滑16.21%;歸母凈利潤虧損1188.05萬元,同比下滑1258.62%。
拓新藥業2021年登陸資本市場,主營業務為核苷系列化學原料藥、醫藥中間體等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上市以來,該公司經營業績整體呈現下滑態勢,2024年起更是陷入連續虧損局面。
2025年半年報中拓新藥業曾闡述,盡管醫藥制造業發展前景廣闊,但也面臨著挑戰,行業內部競爭日益加劇,行業盈利能力正持續減弱。在國際醫藥產業的全球布局中,印度通過全產業鏈的整合,逐步形成了原料藥與制劑一體化發展的優勢。在資本積累與技術進步的推動下,印度正成為中國市場強有力的競爭對手。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規模以上醫藥制造業實現營業收入12275.2億元,同比下降1.2%;利潤總額1766.9億元,同比下降2.8%。國內醫藥行業正在經歷深刻變革,在審評審批制度改革、仿制藥一致性評價、帶量采購以及醫保支付改革等政策調控下,醫藥行業整體承壓,原料藥和醫藥中間體行業作為連接上游化工原料和下游藥品制劑的關鍵環節,面臨著嚴峻的成本控制挑戰。
受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影響,拓新藥業部分產品價格出現下行波動,公司上半年計提的跌價準備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對當期利潤產生一定影響。此外,拓新藥業新建子公司處于產品儲備與產能爬坡關鍵期,人員團隊有序擴充帶動工資薪金等運營成本同比上升,短期內對利潤形成一定壓力。
28日晚間拓新藥業同時公告,擬成立拓新藥業(內蒙古)有限公司,經營范圍將圍繞公司核心業務開展,聚焦發酵相關產品研發、生產與銷售(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準后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該公司表示,鑒于發酵環節具有高能耗特性,能源成本已成為影響公司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因素,而內蒙古低廉的電價可有效降低此項成本,為公司賦予顯著競爭優勢。基于上述考量,公司計劃在內蒙古投資設立全資子公司,旨在充分依托當地能源優勢,優化成本結構,進一步推動公司整體發展戰略落地。
拓新藥業提示,公司此次投資設立子公司,可能會受到行業政策、市場環境及產業發展進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未來預期的收益存在較大不確定性。另外,隨著子公司的增加及公司資產規模的擴大,公司將面臨管理、內部控制等方面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