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上午10點15分,上證指數一度突破4000點后回落,買盤的涌入讓指數在11點后再次站上4000點大關。
截至上午收盤,上證指數漲0.21%,報收4005點;滬深京三地成交1.36萬億元,相比27日上午縮量2165億元。
業內人士認為,隨著中美貿易談判有進展,監管政策繼續呵護市場,中長期資金發揮穩定作用,突破4000點以后A股有望繼續穩步向上;不過也有市場人士提醒,部分熱點板塊獲利盤較多,估值也比較高,需要警惕可能的鎖定利潤賣出行為導致波動。
昨日,中國證監會主席吳清在2025金融街論壇表示,在風險再定價、資產再平衡過程中,穩健性和均衡性日益成為資產配置的優先選項。在此過程中,A股、港股等中國資產持續重估,配置價值更加顯現。
其中,在吸引外資入市方面,證監會推出《合格境外投資者制度優化工作方案》,優化準入管理 、提高投資運作效率、擴大投資范圍等, 為各類境外投資者提供更加透明、便利、高效的制度環境。 其中資格審批與開戶“高效辦成一件事”、對配置型外資 準入 實行綠色通道兩項舉措已經落地。
吳清還表示,將擇機推出再融資儲架發行制度,進一步拓寬并購重組支持渠道;督促上市公司完善治理、加大分紅回購增持力度,用真金白銀回報股東支持;著力發揮中長期資金“壓艙石”和“穩定器”作用,扎實推進公募基金改革,推動企業年金、保險資金等全面落實長周期考核,豐富適配長期投資的產品和風險管理工具,努力完善“長錢長投”市場生態。
奶酪基金投資經理胡坤超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國慶假期之后,中美貿易摩擦曾經加劇,市場風險偏好曾經下降,指數一度出現回調,后來隨著中美雙方在馬來西亞經貿磋商中達成初步共識,市場擔憂情緒有所緩解,疊加近期美聯儲降息預期升溫,人民幣持續升值,帶動外資回流。目前國內政策邊際寬松,為市場風險偏好回升提供支撐。結構上,需要注意年底科技半導體等高估值,熱點板塊獲利盤較多,需要警惕可能的鎖定利潤賣出行為導致的波動。
港股100研究中心顧問余豐慧表示,A股突破4000點反映市場情緒與投資者信心提升。從技術分析看,4000點為重要心理關口,若有效站穩,或吸引更多資金流入并為后續行情提供支撐。展望年底,A股大概率延續“慢牛趨勢、波動加大”格局,結構性分化仍是主旋律,預計年末資金回籠壓力下,全面普漲概率較低,真正主升浪或出現在2026年一季度。在這種背景下,投資者應保持理性,關注基本面良好的公司,避免盲目追高。
桓睿天澤總經理莫小城表示,A股突破4000點僅為結構性牛市緩慢展開過程中的階段性表現,市場整體估值仍處于底部區域。監管層表態并非著眼于短期刺激,而是系統性中長期改革推動市場穩定向好。板塊方面,科技行情或延續,醫藥與消費作為穿越周期的主線方向,值得深度布局。
紅蟻資本投資總監李澤銘表示,年底前A股大概率維持慢牛格局,指數緩慢上行。近期市場更多反映全球局勢變化。市場關注美聯儲月底議息會議可能降息25個基點及停止縮表,若兌現將對全球流動性形成支撐;韓國APEC會議期間中美兩國元首可能會晤,若成行或緩解地緣政治緊張與貿易摩擦風險。而港股等海外市場來看,上述利好兌現可能導致一些短線資金套現,市場在高點應該會有調整,甚至可能就在這周中后期會有小幅度的回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