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盛金控吸收合并子公司國盛證券的事項迎來新進展。
10月26日,國盛金控發布公告稱,公司名稱由“國盛金融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國盛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盛證券”),已完成相關變更手續,并取得江西南昌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核準換發的《營業執照》。10月27日晚間,國盛金控發布公告稱,公司證券簡稱變更為“國盛證券”,新證券簡稱于10月28日正式啟用。
當前,國盛金控的官網首頁已更新名稱為“國盛證券”。同時,該公司新一屆領導班子也正式亮相。董事會選舉劉朝東擔任合并后公司的董事長,公開信息顯示,劉朝東此前擔任國盛金控黨委書記、董事長,兼任原國盛證券的黨委書記、董事長。至于總經理一職,今年6月份,國盛金控發布公告稱,將公開選聘吸收合并后國盛證券的總經理。如今,這一職位塵埃落定,由趙景亮擔任,其此前曾任財達證券副總經理等職務。
10月26日,國盛金控還發布了三季度報告。前三季度,國盛金控實現營業收入18.56億元,同比增長46.84%,主要得益于證券經紀業務收入同比增加;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42億元,同比大增191.21%。截至第三季度末,國盛金控總資產為487.9億元,較去年末增長7.04%。
股價表現方面,今年以來截至10月27日收盤,國盛金控股價累計上漲69.29%,漲幅在券商板塊50只個股中位列第二名,僅次于漲幅為82.22%的湘財股份。
對于未來的發展戰略,國盛金控表示,將抓住當前市場活躍機遇,以吸收合并全資子公司國盛證券為契機,進一步聚焦證券主責主業,加快資源整合,提升國盛證券品牌效應優勢,提升特色化綜合金融服務能力。
除國盛金控的吸收合并事項外,今年以來,業內多起合并重組事項也均取得關鍵進展。6月份,國信證券收購萬和證券事項獲深交所審核通過。8月份,中國證監會核準西部證券成為國融證券主要股東。10月24日,湘財股份披露,公司發行A股股票換股吸收合并大智慧并募集配套資金的申請獲得上交所受理。
在中國銀河證券非銀金融行業分析師張琦看來,證券行業并購重組主要圍繞三條主線展開:一是同一實控人旗下的券商之間的合并;二是同地域上市券商和非上市券商之間的合并;三是以補充業務短板為動機發起的合并。目前存在合并意向或趨勢的上市券商不在少數,同一實控人旗下的券商合并尤為值得關注。
從業內機構的重組模式來看,多數券商的并購重組采取外部收購模式,并購完成后,兩公司進行合并,例如國泰海通;或計劃將標的公司作為子公司開展業務,例如國信證券與萬和證券。值得注意的是,國盛金控吸收合并國盛證券則是上市的母公司吸收合并非上市的券商子公司,以“曲線”方式打造一家新的上市券商,在行業資源整合模式方面展開了新的探索。
“未來,證券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望持續推進。”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聯席院長趙錫軍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隨著資源整合的加速,業內機構將進一步明確自身定位、走向差異化發展。大型券商有望借助并購重組整合資源、強化綜合能力和市場競爭力,進一步向一流投行目標推進;中小券商有望通過并購重組彌補業務短板、在區域市場或特色業務賽道形成獨特競爭優勢。整體而言,證券行業格局有望向層次更分明、分工更高效、生態更健康的方向持續演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