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又現“老鼠倉”。
中國證監會上海監管局的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在擔任基金經理期間,楊某嘉利用因職務便利獲取的未公開信息,明示、暗示陳某東從事相關交易活動。
經上海監管局認定,“陳某東”證券賬戶與楊某嘉管理的基金發生趨同交易。最終,上海監管局對楊某嘉做出50萬元罰款的處罰。
圖:上海監管局行政處罰決定書 來源:上海監管局官網
通過對比,界面新聞記者了解到,此次“老鼠倉”的主角或為已在2024年10月離任的原海富通基金經理楊寧嘉。
公開資料顯示,楊寧嘉于2017年加入海富通基金,從股票分析師做起,一步步升為基金經理。2019年9月,他開始參與管理產品;2021年9月,正式獨立掌舵海富通電子傳媒產業股票基金,隨后又陸續接手海富通新內需混合、海富通數字經濟混合。
從他任職期間的業績來看,三只產品僅有海富通數字經濟一只為正,海富通新內需A為-19.69%,C為-19.84%。海富通電子傳媒產業A為-37.79%,C為-39.31%。2024年10月14日,他因個人原因離任,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他旗下3只產品在管總規模為6.17億元。
“當時業內對他的離任很奇怪,因為他那個時候剛剛接手了一只基金,剛剛四個月。”有業內人士告訴界面新聞記者。資料顯示,楊寧嘉2024年6月3日接任海富通數字經濟,直至離任僅123天,任職期間業績為4.33%。今年5月份,海富通數字經濟因為資產凈值僅36萬元而退市。
“現在是大數據時代,監管部門、公司稽查每天都會對公募產品的交易、基金經理的投資行為進行監控,每位投研人員也都要及時上報個人及親屬股票賬戶。通過大數據對比,一旦有異常交易,就會觸發預警系統。”有公募稽查部人士告訴界面新聞記者,“想通過抬轎子、老鼠倉的行為獲利基本不可能,即使離任,被查出來只是早晚的時間問題,同樣會被行政處罰。”
此次老鼠倉事件對于正處在整合漩渦中的海富通基金來說,無疑敲響了合規底線的警鐘。
公開資料顯示,作為中外合資基金管理公司,海富通基金成立于2003年4月。股東為國泰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持股51%)和法國巴黎資產管理BE控股公司(持股49%),注冊資本為3億元人民幣。
今年3月,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吸收合并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3月18日,海富通基金發布關于公司主要股東和實際控制人變更的公告。根據公告,海通證券所持海富通基金股權亦歸屬于合并后的國泰君安,即合并后的國泰君安成為海富通基金的主要股東。
隨著“世紀合并”的塵埃落定,新的國泰海通證券目前控股華安基金(51%)、海富通基金(51%),參股富國基金(27.775%),且國泰君安資管還有單獨公募牌照,不滿足證監會對“一控一參一牌”的要求。因此,華安基金和海富通基金的合并整合被業內認為勢在必行。
今年以來,華安基金和海富通基金的高管隊伍也相繼發生了一些變更。4月23日,海富通基金公告稱,董事長路穎因工作調整離任,謝樂斌擔任公司董事長。路穎重回研究所,出任國泰海通證券研究所所長。
謝樂斌2021年6月28日起擔任國泰君安證券副總裁,現任國泰海通證券副總裁。作為元老級人物,謝樂斌的入職也被業界認為是華安基金與海富通基金兩家公募巨頭或將合并的信號。
今年8月28日,華安基金官宣稱,隨著原董事長朱學華到齡退休,招商基金原總經理徐勇正式出任公司董事長一職,此前徐勇已經接棒華安基金黨委書記。
從華安基金和海富通基金的管理規模來看,截止今年二季度末,華安基金公募管理規模超7400億元,非貨基金管理規模超4400億元;而海富通基金公募管理規模為2433.93億元,非貨規模為1965.02億元。
雖然資管規模相差懸殊,但海富通基金手握的“三張王牌”(企業年金、社保基金、養老基金的管理牌照)也令業內諸多同行艷羨不已。
具體來看,海富通基金是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首批企業年金基金投資管理人,是首批獲得特定客戶資產管理業務資格的基金管理公司。2012年9月,中國保監會公告確認海富通基金為首批保險資金投資管理人之一。2016年12月,海富通基金被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選聘為首批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人。
界面新聞記者了解到,按照現有的規定,社保年金管理人的牌照不得隨意變更,因此,華安基金和海富通合并后的主體必須保留“海富通”品牌,這也強化了華安基金更名并入海富通基金方案的可能性。
不過,從人社部披露的企業年金成績來看,海富通基金在權益組合的成績并不算好。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海富通基金管理99個企業年金組合,總金額為750.88億元。在集合計劃中,海富通基金管理的固定收益類組合、含權益類組合近三年累積收益率分別為8.26%、-1.66%,均在11家管理人位列最后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