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不到20天,位于廣州市天河區的廣東奧林匹克體育中心將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11月9日晚,十五運會的圣火將在這里燃起,而開幕幾天后,這里就將舉行十五運會的田徑賽事。
廣東奧體的田徑跑道由本土企業同欣體育制造,通過最高級別的世界田聯一級場地認證,靜待全國跑得最快的人一決高下。
據了解,世界田聯一級場地認證是田徑跑道的最高水準,通過一級認證,意味著這條跑道在設計、材料、施工工藝和性能等各個方面都符合世界田聯最嚴苛的標準,具備舉辦奧運會、田徑世錦賽、接力賽等頂級田徑賽事的條件。
數據顯示,全球范圍內由中國廠商打造的世界田聯一級認證場地共計22個。廣東省的制造商貢獻了其中14個,占比超過六成。
競逐全球市場,比拼的是硬核實力。
同欣體育聯席總裁陳晨介紹,同欣體育的生產基地構建了以“云端數據鏈”為核心,貫穿“納米級原料控制-AI全自動合成-工業大腦優化-智慧駕駛艙監管”的完整智能制造生態。
“生產基地深度融合了自動化、數字化與智能化,以數據鏈貫穿從原料到成品的全流程,重新定義了體育場地材料的制造標準。”陳晨說。
當前,中國體育用品制造業正經歷數字化驅動的深刻變革。以人工智能、大數據、虛擬現實等為代表的新技術與體育器械融合加速。今年上半年公布的體育領域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2024年)共包括146家企業,廣東有30家名列其中。
多家企業,正在向世界頂尖水平邁進。
今年9月,比利·簡·金杯網球賽在深圳舉辦,賽事期間,可實現對打的網球機器人“Acemate”驚艷亮相。
“Acemate”由臥安機器人(SwitchBot)研發,該產品具備4K雙目攝像頭融合視覺感知與控制技術、高動態環境交互算法,能精準捕捉來球的軌跡、速度、旋轉角度,智能決策大腦實時分析博弈策略,形成個性化回球方案,能像專業的人類選手一樣預判球路、全場移動、回球一擊。
“我對機器人的移動和回球能力印象深刻,此前的發球機是固定在一個地方,而這臺機器人可以根據你打球的落點全場飛奔,就像一個真正的網球手,無論對于網球訓練還是教學,都是一個革命性的產品。”全英網球學院主教練雷頓說。
今年5月,“Acemate”在海外眾籌平臺上線后,立刻吸引了全球的目光,達成超過1650萬元人民幣的眾籌金額,吸引全球1500余名支持者參與。
臥安機器人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公司深耕AI具身智能技術近十年,通過自主研發掌握了AI機器視覺控制技術、機器人定位與環境構建技術、分布式神經控制網絡技術三大AI具身核心技術,構建覆蓋環境感知、運動控制、智能決策的AI具身解決方案。
這款機器人,正是在十年如一日的技術積累、迭代和創新的基礎上開出的奇花異果。
扎實的制造根基和果敢的數字化轉型,支撐著廣東體育制造業向價值鏈高端攀登的堅實步伐。
然而,制造業的轉型升級,除了內在的修煉,應用場景和產業生態的支持也必不可少。
深圳光明區將承辦十五運自行車(自由式小輪車、競速小輪車)賽事,但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光明也是名副其實的自行車之城。
扎根光明區的自行車企業喜德盛,30年間,從一個代工廠成長為自行車的世界知名品牌。如今,喜德盛自行車頻繁亮相東京、巴黎奧運會及“環法”“環西班牙”等國際頂級賽場,參加法國巴黎國際自行車展覽會、北京國際自行車運動及裝備展覽會等行業大會。2025年上半年,喜德盛產品出口歐盟同比增長9.7%。
深圳市光明區相關負責人表示,依托喜德盛企業龍頭牽引作用,光明區聚集形成了涵蓋自行車材料前沿技術研究、核心零部件技術創新、整車制造及智能化應用等方面的自行車產業梯隊。2024年,深圳市自行車及配件制造總產出105.88億元,光明區占比超60%。
這里不僅圍繞自行車制造形成了全產業鏈生態,更是志在打造全鏈條“騎行+”的經濟生態圈。
深圳市光明區文化廣電和旅游體育局副局長張雅麗介紹,光明區依托休閑騎行道建設,系統梳理全區112處科學科普、自然生態、田園體驗、文化藝術資源點,針對不同客群定制了10條特色精品路線,深度挖掘“騎行+旅游”資源。依托十五運會舉辦契機,結合專業自行車賽場及層級多元的自行車賽事活動落地,打造灣區“騎行+賽事”核心承辦地。
“廣東將堅持高水平構建現代化體育產業體系,支持優勢體育企業做強做大,多措并舉提升體育產業集群發展能級,提高體育產業平臺承載力、服務力,推動體育產業向新向強。”廣東省體育局相關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