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茅臺出現重大人事變動,時隔一年半,茅臺“一把手”再次進行調整。
據新華財經消息,10月25日上午,茅臺集團召開大會宣布,張德芹不再擔任茅臺集團董事長職務,貴州省能源局局長陳華接任茅臺集團董事長。
70后陳華接任“掌門”
作為茅臺新任董事長,陳華來自于能源領域。
據公開資料顯示,陳華出生于1972年,貴州盤州人,1994年7月參加工作,工程碩士學位,中國礦業大學礦業工程領域專業畢業。2017年06月,陳華任貴州盤江國有資本運營有限公司總經理、副董事長、黨委副書記;2017年06月,貴州盤江國有資本運營有限公司總經理、副董事長、黨委副書記。

(來源:貴州能源局官網)
茅臺業績創新高
近年來,貴州茅臺集團頻頻“換帥”,先后經歷了袁仁國、李保芳、高衛東、丁雄軍、張德芹時代。
時間回溯到2024年4月底,茅臺曾正式官宣張德芹就任集團董事長之職,其任內茅臺經營業績創下歷史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袁仁國之后,貴州茅臺集團掌門人均并非酒業人士出身。相比之下,張德芹則是一位來自茅臺體系的故人,也是一位資深的酒業人士。
資料顯示,張德芹是貴州仁懷人,1995年畢業于貴州工業大學(現貴州大學)發酵工程專業,高級工程師。在大學畢業后,張德芹就順利進入了貴州茅臺從事生產管理工作,先后歷任總經理助理、酒庫車間主任等職務;2010年~2018年期間,張德芹在貴州茅臺集團和習酒長期擔任高管職務。2022年7月至2024年4月,張德芹一直擔任貴州習酒投資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習酒投資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2023年1月,張德芹同時擔任貴州習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習酒股份)黨委書記、董事長。
在張德芹主政的一年半時間里,貴州茅臺(600519)交出了一份亮麗的“成績單”,2024年核心指標全部達到并超過年初設定的“增長15%左右”目標。
2024年年報顯示,貴州茅臺實現營業總收入1741.44億元,同比增長約15.66%;實現凈利潤約862.28億元,同比增長約15.38%;分紅金額將達347億元,再創歷史新高。2025年一季度,貴州茅臺實現營業總收入514.43億元,同比增長10.67%;實現凈利潤268.47億元,同比增長11.56%;營業總收入和利潤增速均達到兩位數增長目標。

在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上,張德芹曾表示,“面對消費場景的改變,投資者有擔憂,我們很理解,但請大家相信,相信茅臺的質量、文化、根基不會動搖;相信茅臺的創新能力、自我調節能力不會倒退;相信茅臺的服務意識、服務能力不會掉隊。只要度過這個周期,就會讓茅臺這個民族品牌煥發出更加奪目的光彩,不辜負各位投資者的期望,擔當起更大的責任。”
當前,在白酒行業整體承壓、2025年上半年多家酒企業績增速放緩的背景下,貴州茅臺2025年上半年仍保持增長。半年報顯示,今年1—6月,貴州茅臺實現營業總收入910.94億元,同比增長9.16%;實現凈利潤454.03億元,同比增長8.89%。
主動求變三大轉型
當前的白酒市場,是一次深刻的時代性跨越,白酒行業正加速從以商品為中心的時代,轉向以消費者為中心的商品時代或者是“商品+服務”的時代。
面對白酒行業的根本性時代變革,茅臺高管曾多次表示,茅臺有足夠的信心與定力成為破冰前行的引領者。這份底氣,源自外部的機遇,也源自茅臺自身的實力。基于對市場環境與趨勢的判斷,茅臺需要主動求變,從商品時代向商品與服務并重轉變,從“渠道為王”向“消費者為王”轉變,摒棄被動等待的思維,以積極姿態應對時代挑戰,把握發展機遇。

對于未來市場工作,張德芹曾強調,要堅持茅臺“酒文化的極致”的定位,持續鞏固自身優勢,以更高標準滿足消費者對高品質產品的需求。要堅持強化服務能力不動搖,持續做優服務,給消費者提供滿滿的情緒價值,贏得更多消費者的青睞。
如何提升服務質量?茅臺要以消費者為中心,從“找到消費者、為消費者提供服務”入手,精準定位目標客群,拓展多元觸達渠道,優化服務全流程。
同時,茅臺要加大市場投入力度,強化品牌定位宣傳,推動文化體驗館轉型發展,進一步做好系列文化活動,從產品體驗、品牌認知到文化共鳴等維度為消費者提供更豐富、更立體、更有“儀式感”的服務與價值。
此外,茅臺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王莉還表示,要加大轉型的力度,實現業務破局開局。
具體來看,要以解決供需不適配問題為著力點,加大客群轉型力度;緊密契合國家政策導向和新的市場趨勢,圍繞“事業和生活”兩條主線,加大場景轉型力度;以消費者為中心,從功能價值、體驗價值、情緒價值方面,加大服務轉型力度。
茅臺對投資者重視程度提升,今年8月29日,貴州茅臺宣布,控股股東茅臺集團擬使用自有資金和自籌資金30億至33億元增持公司股份。公告發布后,茅臺集團便展開行動。9月1日晚,貴州茅臺再次發布公告,稱控股股東茅臺集團當日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增持67821股公司股票,占公司總股本的0.0054%,增持金額約為1億元。
作為中國白酒行業龍頭企業,貴州茅臺一直以來被視為市場“風向標”。控股股東增持計劃的實施,將進一步穩定投資者的市場預期,有望為整個白酒板塊帶來正向引導。
業內人士提出六點建議
中國酒業分析師肖竹青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此次茅臺董事長的人事變化又是由茅臺體系外空降的政府官員,也說明貴州省有關方面在強化對貴州茅臺集團的有效控制。
肖竹青進一步認為,目前在經濟深度調整周期內,貴州茅臺能否穿越周期是非常艱巨的考驗。一方面需要主動降速,減少對渠道壓貨順應整個大環境的影響;另一方面還要完成貴州有關方面對貴州茅臺業績增速的考核。這是兩難的選題,由政府方面空降的茅臺集團領導人,可能在爭取政府理解茅臺主動降速的溝通交流當中會掌握更多主動性。
10月23日,據貴州茅臺官微,近日,貴州省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劉永升帶隊到茅臺集團調研并組織召開座談會,深入了解企業生產經營狀況,為推動茅臺高質量發展靶向施策、精準賦能。調研中,劉永升一行在時任茅臺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德芹等陪同下,實地調研了茅臺包裝車間、中國酒文化城、茅酒之源和勾貯中心等地,全方位了解茅臺工藝執行、生產運營和文化建設情況。
對于茅臺新任董事長陳華,肖竹青給出了多項點建議:第一,建議改善貴州茅臺人才管理機制,市場化選拔優秀人才,促進茅臺的國際化、創新與可持續發展;第二,改變貴州茅臺營銷體系業務干部3年輪崗的慣例。
據肖竹青了解到,茅臺營銷體系一個新員工到一個新的區域熟悉客戶熟悉市場需要一兩年時間,而茅臺營銷體系三年必須輪崗的慣例阻礙了貴州茅臺一線業務干部出成績。因為任期只有三年,每個貴州茅臺業務干部只會盯著短期能出成績工作。需要長時間打基礎的工作可能無人問津,因為極有可能“前人栽樹,后人摘果實”。
第三,嘗試茅臺醬香酒公司,茅臺農業公司,茅臺葡萄酒公司實施高度市場化決策機制和資源配置機制。推動茅臺系列酒業務和茅臺相關子公司在全國建設核心根據地市場,在53度500毫升飛天茅臺之外建設新的增長極,夯實茅臺護城河。
第四,積極盤活貴州茅臺閑置資金和無形資產資源,積極進取探索嘗試更廣泛領域的股權投資和資本運作;第五,在推動茅臺國際化進程中,優先考慮擴大國際投資人持有貴州茅臺股份的比例,吸引更多國際投資人關注貴州茅臺,擴大貴州茅臺在國際資本市場的影響力;第六,清理貴州茅臺酒在體制內配額,擴大守規矩,善于市場化手段擴大“茅粉增量”能賣酒/會賣酒的民營社會化渠道伙伴配額。在適當時候完善貴州茅臺酒客戶準入與淘汰規則,通過市場化手段公平公正公開陽光操作,推動茅臺酒營銷體系升級改造。
此外,肖竹青還建議,打擊出口裝茅臺回流國內市場,沖擊國內茅臺酒流通秩序;積極與全球世界五百強建立友誼,讓中國茅臺成為國際主流商圈社交符號,突破茅臺國際化過程“難以突破華人圈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