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力電池已經成為我國新能源汽車的優勢領域。“十四五”以來,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我國動力電池產業在市場規模、技術創新以及配套體系等多方面取得積極成效,成為推動汽車產業綠色低碳轉型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
10月24日,在四川省新聞辦召開的“2025世界動力電池大會”新聞發布會上,工信部裝備工業發展中心副主任姚振智介紹,目前,我國已構建起完備的動力電池產業鏈體系,向全球供應了約70%的電池材料、超60%的動力電池。
姚振智表示,我國動力電池產業規模持續壯大。產量從2020年的83.4GWh增長至2024年的超過1000GWh,幾年間增長十倍多。產業集中度與全球競爭力顯著提升,在全球動力電池裝車量排名前十的企業中,中國企業穩占六席,合計市場份額超過60%。今年前三季度,產業延續增長態勢,累計裝車量達493.9GWh,同比增長42.5%,為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和汽車綠色低碳轉型提供了堅實支撐。
不僅如此,姚振智介紹,關鍵材料研發、單體電池設計與系統集成等環節取得突破,綜合性能邁上新臺階。量產動力電池單體能量密度超過300Wh/kg,半固態電池逐步實現裝車應用。全固態電池等前沿技術研發與產業化進程加快推進。
姚振智介紹,今年前三季度,我國動力電池出口量達約130GWh,同比增長32.7%。通過投資建廠、建立研發中心等方式,積極布局歐洲、東南亞、非洲等海外市場,深度融入全球供應鏈體系。鋰電池已成為展現中國制造邁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的嶄新名片。
在我國動力電池產業快速增長的過程中,四川省成為主要的生產基地之一。四川省經信廳副廳長曾吉明介紹,近年來,四川匯集能源、產業、人才優勢,聚力推動產業建圈強鏈,動力電池產業實現了從無到有、串珠成鏈、集鏈成群的跨越式發展。
曾吉明表示,具體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產業能級高。今年1-9月,四川全省動力電池產量是168.1GWh、同比增長49.2%,全年有望突破200GWh,占全國的五分之一。二是創新能力強。全固態電池領域技術取得重大突破,建成鋰電關鍵材料及電池系統應用等省級中試研發平臺。三是產業生態優。聚集動力電池上下游的企業超200家,裝機量全國前十企業的5家在川有產業布局,形成從鋰礦開發、上游材料到電池組件、回收利用的全產業鏈體系。
其中,宜賓市累計引進動力電池及上下游配套項目120余個、協議投資超2000億元,規劃動力電池產能300個吉瓦時、現已建成180個吉瓦時,形成了以三江新區為核心、縣(區)經濟開發區為支撐的“1+N”產業布局,構建起了基礎原材料—電池電芯—新能源整車—電池回收循環利用的動力電池綠色閉環全產業鏈生態,成為全國動力電池產業鏈最全、配套能力最強的地區之一。
宜賓市市長杜海洋表示,2024年,宜賓全市動力電池產量占全國的16%以上、全球10%,也就是說全世界每生產10塊動力電池,就有1塊是宜賓造。特別是在行業持續深度調整的情況下,今年前三季度宜賓市動力電池產量增長46% ,展現出強大的發展韌性。
不僅如此,杜海洋介紹,在經濟貢獻上,2023年、2024年宜賓動力電池產值均超千億,成為宜賓繼白酒之后的第二個千億級產業,推動全市經濟總量突破4000億元大關,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引擎。
龐大的產業規模和強勁的增長勢頭使宜賓成為行業聚焦點。從2022年開始,宜賓連續舉辦三屆世界動力電池大會這一行業盛會。四川省政府副秘書長楊昕發布,經國務院批準,2025世界動力電池大會將于11月12日至13日,在四川省宜賓市舉辦。
楊昕表示,四川從2022年起舉辦世界動力電池大會,已連續成功舉辦三屆,先后發布新技術新產品新應用 600余項,簽約重大項目200余個、總投資近3000億元,有力推動四川建設成為全國重要的動力電池生產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