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電商平臺“雙十一”消費旺季已至,隨著電商平臺積極備戰,銀行業也“全體總動員”,紛紛加入這場消費“盛宴”。
從銀行上線的“雙十一”專屬活動來看,各銀行的活動不僅覆蓋儲蓄卡、信用卡持卡人群,還根據各家平臺定制不同優惠規則,在消費旺季搶占市場份額的同時,更試圖為業務增長注入新動能。
花樣百出促消費
“雙十一”臨近,銀行業營銷比拼全面升溫。信用卡端的優惠是百花齊放,部分銀行在指定電商平臺推出“滿減直降”,用戶使用該行信用卡支付達標,最高可享數百元立減;另有銀行針對家電、數碼、家居等大額消費品類,推出“分期免息”政策,有效緩解短期支付壓力。
如平安銀行信用卡,圍繞“三省”理念推出一系列覆蓋消費全流程的支付優惠活動。涵蓋淘寶、天貓、微信等主流平臺,貫穿消費前、中、后全周期,實現“支付即優惠”。此外,該行還創新推出“淘寶、天貓國補分期返紅包”活動,將國家補貼與信用卡分期優惠結合,消費者在享受國補的基礎上再獲分期紅包,進一步釋放政策紅利。
中國銀行推出“分期享立減”活動,聯合支付寶、京東、淘寶、美團等10余家平臺覆蓋多個消費場景。例如,持卡人在淘寶App購買指定商品,選擇中國銀行信用卡分期,有機會享受單筆訂單滿500元立減25元、滿1500元立減75元、滿5000元立減200元的優惠,同一持卡人每檔限享受2次。如該商品免息,可在支付立減同時疊加分期免息優惠。
徽商銀行也推出手機淘寶“雙十一”分期滿減活動,優惠至高400元,活動持續至11月20日。
儲蓄卡方面,中國銀行聯合支付寶推出“11.11天天減”活動,拆分為預熱期與大促期,均需“先報名再享優惠”。具體來看,10月20日—30日預熱期內,儲蓄卡支付寶綁卡用戶報名后,連續5日(含報名當日)內,單筆訂單滿50元可享隨機立減0.2—11.11元,每日最多可享一次,最多可連續享受5日;10月31日—11月11日大促期,滿減門檻提升至單筆100元,立減金額區間調整為0.5—11.11元,每日最多可享一次,最多可連續享受7日。
招商銀行則針對儲蓄卡用戶推出“砸金蛋天天返現”活動。10月10日—11月15日期間,用戶可使用儲蓄卡參與“支付達標抽錦鯉”活動,抽取至高1111元消費返現券。新綁卡用戶還能疊加專屬福利,首綁京東支付可領至高128元支付券包及33元京東外賣券,單筆支付滿188元額外抽至高88元京東專用消費返現券,首綁抖音支付并完成支付可享對應首綁禮和支付禮雙重權益。
“隨著國內提振消費,銀行積極發力消費貸業務,拓展盈利空間。”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分析師周茂華表示。
消費金融公司也是不甘落后,建信消費金融聚焦家電、綠色消費等重點場景,為消費者提供多重福利補貼。在其App“以舊換新消費專區”,消費者可享多款綠色、智能家電商品全額免息福利;近期,建信消費金融推出新客抽獎、激活額度享7天免息等活動,新客抽獎活動每日派發5000份免息券,用戶最高可免息188元。
招聯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招聯”)協同股東中國聯通推出“分期購機0利息”促消費活動,強化政策紅利與產業資源整合,以“國補+分期”的形式精準發力。據了解,用戶可以在中國聯通APP購機并享受多重限時優惠,包括分期購機0利息、滿減優惠、充值得購機補貼、享北京市國家補貼等,優惠疊加每單至高可減1100元。活動覆蓋蘋果、華為、OPPO等多個品牌的多種機型,充分激發用戶消費熱情。
銀行布局新零售市場
對于今年機構如此積極布局消費領域,博通咨詢金融行業首席分析師王蓬博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是房地產市場仍在恢復階段,居民住房消費的意愿仍顯得猶豫,住房貸款新增乏力,個別銀行甚至還出現了負增長,因此,部分銀行希望通過發展消費貸款來彌補個人住房貸款下降的缺口,以此保持營收和凈利潤的穩定。二是零售市場一直是銀行的必爭之地,消費貸直接和消費場景綁定,也是銀行此前一直想發力的市場。綜合兩方面的原因,銀行今年一直大力發展消費貸。
此外王蓬博還表示,多次的降息降準也是促進消費貸發展的誘因。
目前LPR的報價也已經達到歷史最低水平。今年10月,1年期LPR、5年期以上LPR繼續分別維持在3%、3.5%水平。至此,LPR兩大報價已經連續5個月保持不變,整體符合市場預期。
融360數字科技研究院監測的數據顯示,9月,銀行整存整取存款3個月期平均利率為0.944%,6個月期平均利率為1.147%,1年期平均利率為1.277%,2年期平均利率為1.367%,3年期平均利率為1.688%,5年期平均利率為1.519%。和上個月相比,3個月期下降0.1BP,6個月期下降0.2BP,1年期下降0.1BP,2年期下降0.1BP,3年期下降0.4BP,5年期下降0.1BP。
整體來看,利率的不斷下降,給了激活消費市場一個最好的杠桿,消費者的消費成本大幅下降。
政策方面,也在積極促消費。
今年9月,商務部等9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擴大服務消費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簡稱《政策措施》)。
《政策措施》提出5方面19條具體任務措施,包括:培育服務消費促進平臺,豐富高品質服務供給,激發服務消費新增量,加強財政金融支持,健全統計監測制度等。
其中,在加強財政金融支持方面,《政策措施》提出,綜合運用貨幣信貸等政策工具,支持金融機構擴大服務消費領域信貸投放,加大對服務消費領域經營主體信貸投放力度,合理確定貸款利率水平,可持續支持服務消費。支持金融機構針對服務消費經營主體特點和融資需求,創新開發特色金融產品和服務。鼓勵金融機構加強對多元化服務消費場景、集聚區和相關重點項目建設支持。
此外,《政策措施》也指出,要加大消費信貸支持力度。支持地方通過新設或納入現有風險補償專項資金等方式,分擔消費信貸風險,開展重點領域消費貸款貼息,引導金融機構和商家合作開發適合服務消費特點的產品和服務,形成“政府補貼+金融支持+商家優惠”組合拳。
可見,今年“雙十一”消費季,銀行業全方位推出優惠活動,正是對《政策措施》的積極響應。金融機構通過多種創新模式,將政策導向,精準轉化為降低消費者成本、激發消費潛力的具體實踐。金融與消費的深度融合不僅為今年的“雙十一”注入了新動能,更預示著中國消費市場正在步入由政策和創新雙輪驅動的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