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網
劉茜
2025-10-23 22:06
10月23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劉斌在2025外灘年會圓桌討論時表示,鼓勵在上海率先落地一些首創性、集成性的探索政策,包括應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提供更智能高效、安全便捷的外匯服務。
劉斌指出,上海集聚了全國性的股票、債券、貨幣、外匯、黃金、期貨等金融市場。近年來,外匯局持續加強境內外金融市場互聯互通,完善合格境外投資者制度,有效提升了外資來華投資的吸引力和活躍度。目前,我國債券和股票市場規模均位居全球第二,并被納入多個主流國際指數。境外主體持有的人民幣金融資產規模已超過10萬億元人民幣,有效增強了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
為提升上海跨境金融服務能級,劉斌表示,外匯局將健全“更加便利、更加開放、更加安全、更加智慧”的外匯管理體制機制,結合上海發展實際,進一步助力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
一是穩步擴大外匯領域高水平制度型開放。外匯局將統籌好人民幣國際化與資本項目高質量開放,強化本外幣一體化管理,以擴大金融市場開放為重點,便利外資金融機構來華投資興業。深化外匯市場發展,研究長期限、多品種、小幣種等外匯市場發展問題,進一步支持外匯交易中心強化金融基礎設施功能與服務能力。同時,推動金融機構優化匯率風險管理服務。隨著國際交易規模擴大,匯率避險是應有之義,需求將更加多樣化和個性化。
二是促進跨境貿易和投融資便利化。根據市場需求和我國實際,持續推進外匯管理改革創新,賦予誠信合規主體更高便利度。鼓勵在上海率先落地一些首創性、集成性的探索政策。
三是統籌好金融開放與安全的關系。開放和便利都必須以安全為前提,要加強外匯市場“宏觀審慎+微觀監管”兩位一體管理,切實防范跨區域、跨市場、跨境、在岸與離岸之間的風險傳遞和疊加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