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年國際乳品聯合會(IDF)世界乳業峰會在智利圣地亞哥隆重開幕。中國飛鶴董事長冷友斌受邀參加開幕式演講,分享了飛鶴多年實踐出的“共生模式”,為挑戰重重的全球乳業提供了寶貴的“中國智慧”與“中國方案,引發路透社、美聯社等全球媒體的廣泛關注。
(飛鶴亮相2025世界乳業峰會,引發路透社等國際媒體關注報道)
據路透社報道,飛鶴是本次世界乳業峰會唯一受邀參加開幕式演講,同時也是唯一出席全球乳業領袖峰會的中國品牌。在開幕式主旨演講中,冷友斌提出:應對全球乳業增長與可持續發展雙重挑戰的關鍵在于構建一種“共生”的發展模式——與產業根基共生、與全球智慧共生、與未來環境共生。
(飛鶴星飛帆卓睿產品亮相世界乳業峰會)
路透社認為,從“中國嬰配粉銷量第一”到“全球嬰配粉銷量第一”,再到作為“唯一”受邀的中國企業在世界舞臺發聲,飛鶴今天所取得的成就,恰恰得益于其在成立的63年間,對于“共生模式”的持續探索和積極實踐。
多家媒體表示,飛鶴提出的“共生模式”并非孤例:在應對近年來全球供應鏈的波動與不確定性時,以飛鶴、比亞迪、華為為代表的中國行業領導者,均將全產業鏈的深度整合視為構筑企業韌性、保障自主可控的關鍵戰略。
業內分析人士指出,中國頂尖企業對全產業鏈的執著投入,已成為其在全球競爭中實現“從追趕到超越”的共同基因。
(華為、比亞迪、飛鶴等中國企業的“全產業鏈整合”戰略被美聯社評論為“重構全球競爭力的‘中國智慧’”)
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比亞迪的實踐尤為典型。通過實施高度的垂直整合戰略,比亞迪成功實現了對電動汽車核心的“三電一芯”(電池、電機、電控及車規級芯片)的全面自主研發與生產掌控,使其在全球汽車芯片短缺、供應鏈緊張的挑戰面前,仍能保持生產的穩定性和供應的持續性,為其在全球市場迅速實現產能擴張和鞏固領軍地位奠定了堅實基礎。
而在信息通信技術(ICT)領域,華為則以其系統化的生態布局,構筑了難以復制的技術壁壘。華為不僅聚焦傳統通信基礎設施和智能終端,更圍繞底層技術、自研芯片平臺和操作系統等進行全棧式投入。對關鍵技術和產業鏈核心環節的全面掌控,保證了其技術體系的自主可控和持續創新能力,使其能夠在復雜的外部環境中保持企業的戰略主動性。
(飛鶴董事長冷友斌出席世界乳業峰會開幕式領袖峰會)
而作為全球銷量第一的嬰配粉品牌,中國飛鶴已經將這種“全鏈共生”的戰略在乳業中實踐到極致:早在二十多年前,飛鶴就確立了“先建牧場,后建市場”的原則,并在中國嬰幼兒奶粉行業中率先構建了完整的“農牧工”一體化全產業鏈模式:農場供應飼料,牧場提供優質奶源,工廠副產品回歸農田,實現了資源循環與高品質生牛乳的穩定供應。
目前,飛鶴已在全球擁有13個現代化核心工廠、13個大型自有牧場,100萬畝專屬農場,以及超過11.5萬頭優質奶牛,成功實現100%農場自控、100%牧場自有與100%奶源自有。
(飛鶴已通過“全鏈掌控”戰略,實現多種奶粉關鍵原料的自產能力)
同時,飛鶴的“共生模式”也體現在技術創新和可持續發展層面。據報道,飛鶴已與哈佛大學等7個國家的20余所知名高校和權威機構建立了深度科研合作關系,共同開展系統性研究。而在可持續發展層面,飛鶴在中國高寒地區已建成規模最大的生態循環項目,并聯合打造全球首個生態循環產業集群。通過“糞肥還田”模式,飛鶴每年可實現二氧化碳減排約40萬噸,相當于種植2000多萬棵樹。該模式已被聯合國收錄為可復制推廣的解決方案。
飛鶴此次在世界乳業峰會上的亮相,不僅是對飛鶴個體成就的積極肯定,其深層意義已超越乳業范疇,而是中國企業整體實力提升的一個縮影 。
如今,以飛鶴、華為、比亞迪為代表的中國企業,在各自領域均實現了從“中國領先”到“全球領軍”的跨越。他們將強大的全產業鏈管理模式、前沿技術標準和系統性解決方案,輸出為系統性的“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為全球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持續注入不可或缺的中國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