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克向豆包發起一場暗戰。
10月23日,阿里巴巴旗下AI旗艦應用夸克正式上線了對話助手,此前頗為神秘的“C計劃”披露首個落地成果。記者了解到,夸克上線對話助手的核心策略并非打造一款全新的獨立AI應用,而是選擇把像豆包一樣的對話助手“塞進”夸克。
記者體驗發現,目前夸克搜索框下方可選擇“搜索”“助手”兩種模式,搜索引擎延續此前的AI搜索模式,切換“助手”則進入AI對話模塊,可進行多輪對話,結合APP掌握的用戶個性化信息進行回復。記者了解到,夸克對話助手采用Qwen最新閉源模型 Qwen3-Max,為了確保生成內容的專業度,夸克算法團隊與通義實驗室成立了聯合研發小組,專注于搜索推理與可信生成。
圖片來源:夸克APP
這意味著,繼今年3月將夸克升級為一個All in One的“AI超級框”后,阿里AI ToC也開始將AI對話助手領域的流量搶奪重任交給夸克。業界猜測,夸克“C計劃”的寓意取自經典游戲“吃豆人”(Pac-Man),劍指豆包。
一方面,作為阿里AI ToC的AI原生應用通義APP在對話助手領域仍難“破圈”,阿里需要掏出夸克作為另一個“武器”。
QuestMobile數據顯示,2025年8月,豆包移動端原生APP月活用戶達到1.57億,而通義移動端月活用戶規模仍停留在300萬。同時,ADX行業版數據顯示,2025年9月,大陸市場AI產品投放素材量達141.1萬組,騰訊元寶、夸克、豆包、AI抖音與快影位列素材投放榜TOP 5,元寶素材占比42%,夸克占比32%位居第二,豆包占比9%,而通義則在9月跌出素材榜前五。在投放領域,阿里也在將彈藥進一步向夸克集中。
另一方面,伴隨著AI在C端應用中的迅速發展,AI搜索引擎與AI對話助手的賽道并非完全分野,二者在服務用戶的查詢、推薦等場景有許多交叉,未來在廣告推薦等商業化領域也可能面臨競爭,本質上都要搶奪相似的用戶需求??淇伺c豆包在爭奪“AI時代的超級入口”中必有一戰,而阿里顯然不想錯過任何一個入口形式。
野心之下,夸克能否再造一個豆包,成功“吃豆”仍待觀望。
記者了解到,夸克新上線的對話助手將依托夸克AI搜索的實時檢索能力,對高質量信息源進行多鏈路的核驗與追溯,改善獨立AI助手普遍存在的“信息幻覺”問題。另一方面,對話助手疊加“超級搜索框”下的AI搜索、翻譯、生圖等功能,夸克正在向“一站式AI應用”邁進,在功能集成和服務效率提升方面將更進一步。
不過,夸克對話助手要挑戰豆包也并不容易,在字節的生態支持和快速模型迭代中, 豆包早已建立一定的用戶心智。AI產品榜數據顯示,今年9月,夸克的月活躍用戶在全球總榜排名僅次于ChatGPT,位列國內總榜第一,豆包緊隨其后。增長方面,豆包9月的月活躍用戶數增長了6.44%,夸克下降2.21%。夸克具備規模優勢,但豆包也在快速增長中。
比起競爭對手,AI應用們更需要跑贏時間。金沙江創投主管合伙人朱嘯虎此前提到,在考量AI產品時,他只看一個指標,就是留存。AI時代很多人都愿意嘗鮮,產品真正難過的是留存關,而這才證明后續發展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