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度作為經濟穩增長的關鍵時期,貨幣政策有望繼續加力。10月22日,央行公開市場開展1382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Wind數據顯示,當日435億元逆回購到期,因此實現凈投放947億元,連續兩日為短期市場流動性注入即時增量,延續了近期央行對短期資金面的精細化、前瞻性呵護。
展望四季度,貨幣政策將在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基礎上,進一步發揮穩增長作用。受訪專家認為,央行將繼續運用逆回購、MLF(中期借貸便利)、買斷式逆回購等工具精準調節流動性,降準、降息等總量政策工具也有望適時啟用,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同時,隨著5000億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等寬信用舉措持續落地,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的協同效應將更加凸顯,共同為四季度經濟回升向好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
10月以來,央行已進行兩次3個月期、6個月期買斷式逆回購操作,共計投放資金規模4000億元,是今年3月以來最高的單月凈投放規模。由于期限分別是91天,182天,操作釋放的流動性還有助于保障元旦前后市場流動性充裕,維護跨年金融市場平穩運行。此外,買斷式逆回購的利率低于同期限MLF,加大買斷式逆回購操作力度,也有助于降低金融機構資金成本。
受訪專家分析稱,整體來看10月財政支出穩步推進、貨幣政策延續適度寬松,流動性整體壓力可控,市場利率中樞或小幅回落,資金面有望保持平穩偏松態勢。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表示,10月政府債供給壓力趨緩,預計凈融資約6000億元。稅收季節性回籠雖對流動性形成擾動,但在減稅降費和財政支出加大的背景下,整體收支缺口有限,政府存款預計增加約5000億元,對市場流動性的影響總體可控。
“此外,M0(流通中貨幣)小幅回流、繳準壓力減輕,也為資金面提供一定緩沖。”明明稱。
市場反應也印證了這一觀點。數據顯示,10月至今,DR007(7天期質押式回購利率)均值為1.43%,較上月同期均值下行7個基點,為年初以來各月同期最低水平。
在助力實現資金平穩跨季后,四季度,貨幣金融政策也將持續發力,繼續鞏固和增強經濟向好態勢。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日前出席二十國集團(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時表示,中國人民銀行將實施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專家普遍認為年內總量政策工具仍有空間。“央行或將結合降準等其他政策工具,通過恢復國債買賣來向銀行體系注入長期流動性,引導金融機構加大信貸投放。”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未來一段時間,預計央行將繼續釋放中長期流動性,優化流動性期限結構,保持金融市場流動性充裕,更好地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服務。
中國銀河證券研報同樣認為,四季度貨幣政策的優先目標仍然是經濟增長和充分就業,不排除重啟國債買賣。
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針對性下調同樣可期。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預計,年底前央行有可能實施新一輪降息,并帶動兩個期限品種的LPR報價跟進下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