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式現代化不斷向前推進,中國迎來了數字經濟發展的新機遇。在數字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中國式現代化的內涵得以拓展,現代化動力得以重塑,現代化新動能得以培育,現代化新優勢得以形成。數字技術創新、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融合、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成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驅動力量。
在數字經濟推動下,現代化由工業經濟時代的現代化向數字經濟時代的現代化轉變,在這一大背景下需要在理論上研究數字經濟賦能中國式現代化的邏輯和機制,需要深入探討中國式現代化如何緊緊抓住數字經濟發展帶來的新機遇,以數字化的知識和信息作為關鍵生產要素,以數字技術為核心驅動力,在數據要素和數字技術的雙輪驅動下推動中國式現代化走上新征程。
南京大學數字經濟與管理學院任保平教授的專著《數字經濟賦能中國式現代化》于2025年在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全書共17章,35.8萬字。該書立足世界范圍內數字化浪潮下的經濟現代化背景,從理論與實踐兩個方面研究了數字經濟發展對中國式現代化的賦能作用。
在理論層面,該書研究了數字經濟發展對中國式現代化的影響、數字經濟與中國式現代化的有機銜接,數字經濟背景下中國式現代化目標的重塑、數字經濟與中國式現代化深度融合的邏輯機制,數字經濟背景下中國式現代化的延伸和拓展。在實踐層面,從中國式現代化的不同方面具體研究了數字經濟的賦能作用,具體包括數字經濟賦能中國式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科技現代化、農業農村現代化、產業現代化和科技現代化。
該書的核心觀點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中國式現代化戰略在數字化轉型背景下發生的一系列拓展。促進工業化與信息化的融合發展,以數字化帶動工業化發展,加大數字技術研發力度,大力發展數字產業。以數字化帶動農業現代化,補足中國式現代化短板。協同匹配數字經濟時代的創新供求,提升產業技術創新能力。促進企業數字化轉型,引領數字經濟發展。協調產業數字化與數字產業化,推進產業基礎現代化。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基礎設施支撐能力。構建數字平臺體系,打造現代化經濟新形態。
二是,以數字經濟發展培育中國式現代化新優勢。針對數字經濟帶來的現代化新變化,研究了數字經濟對中國式現代化的引擎作用,認為目前中國式現代化正處于數字經濟蓬勃發展帶來無數新機遇的時代,我們要抓住數字經濟發展帶來的新機遇,以數字經濟推動中國式現代化的新發展。
三是,闡釋數字經濟賦能中國式現代化的邏輯。在理論上深刻闡釋數字經濟如何成為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引擎,數字經濟作為新引擎對中國式現代化賦能的驅動機制和路徑,論證數字經濟發展賦能中國式現代化在目標、路徑和戰略上的延伸和拓展,為數字經濟賦能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一個理論框架。
四是,研究數字經濟全面賦能中國式現代化的機制。中國式經濟現代化涉及多方面內容,包括科技現代化、工業現代化、農業現代化、服務業現代化、產業鏈現代化、城市現代化、區域現代化、城市現代化、生態現代化、企業現代化、人的現代化和治理現代化,數字經濟應該從上述方面賦能中國式現代化。
五是,提出了以數字經濟培育中國式現代化新優勢的路徑。數字經濟培育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優勢包括需求端的動力新優勢、供給端的效率新優勢等。需要從數字化轉型的創新能力、基礎設施的供給能力、數字化轉型的戰略支撐能力,數字化轉型的保障能力等方面研究數字經濟發展培育中國式現代化新優勢的實現路徑。而且,需要從效率變革機制、動力變革機制和質量變革機制等方面研究數字經濟賦能中國式現代化新優勢培育的機制,從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產學研協同創新、勞動力質量和相關配套制度等方面實現數字經濟培育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優勢,全面展示數字經濟賦能中國式現代化中的應用場景。
(作者系遼寧大學經濟學院院長、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