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晚間,千方科技(002373.SZ)發布2025年第三季度財報,前三季度營業總收入52.56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89億元,實現同比大幅增長。報告期內,千方科技提速交能融合布局,推動商業模式從“項目驅動”向“技術產品驅動”轉型,同時積極把握AI大模型技術突破這一發展機遇,深化業務場景應用落地。
“牽手”光伏,為交通注入“綠”動能
“雙碳”目標推動交能融合加速發展,新能源充電基礎設施成為剛需。近期國家六部門聯合印發《電動汽車充電設施服務能力“三年倍增”行動方案(2025—2027年)》,明確提出到2027年底在全國建成2800萬個充電設施,提供超過3億千瓦的公共充電容量。
基于深耕智慧停車領域的服務經驗和強大的生態整合能力,公司在業內較早切入新能源停充賽道,充電樁產品從7kW慢充、120kW快充覆蓋到兆瓦級液冷超充,充分考慮城市、高速公路服務區、鄉鎮等不同場景需求。技術路線上,千方的液冷充電堆技術和V2G技術已多個在案例中得到驗證。除此之外,公司獨特的“投建運一體化”能力優勢,還將助力平衡前期建設投入與長期運營收益,實現項目全生命周期價值最大化。近期公司助力光儲充放示范站落地寧夏,通過融合光伏發電、智慧儲能、智慧超充與V2G技術,有效實現削峰平谷和車網互動。
報告期內,公司繼續推進與中國電建集團山東電力建設有限公司的合資合作,雙方計劃以“投建運一體化”模式拓展交能融合市場,目前已成立合資公司中電建千方智慧能源(北京)有限公司,聚焦重點核心城市優質區位新能源汽車充電場站和特定場景的重卡充換電業務,提供新能源基礎設施的投資、建設和運營一體化解決方案。
深化“AI+交通運輸”布局,推動多個細分領域場景應用
千方科技持續推動以大模型為代表的AI技術在公路交通、交通管理、交通運輸等多個細分場景的應用。
在公路交通領域,推出“公路構造物AI評定系統”,實現對橋梁等公路構造物全面、精準、高效的技術狀況評定,快速精準識別高風險構件,降低安全事故概率,目前該系統已在西南某核心城市進行模擬演練。
在交通管理領域,發布基于DeepSeek等國產大模型驅動的“城市交通綜合優化平臺”,同時打造智能助手——“城市交通綜合優化智能體”,從全面交通調查到深度診斷交通問題、精確提出優化策略、進行仿真效果驗證,為交通管理者提供一站式交通優化方案;千方智能路口云控平臺聚焦路口場景,基于數字孿生精準監測、精細分析、精確治理問題,借助AI優化持續治理。
在交通運輸領域,千方發布三大“AI助手”,并已在湖北武漢、四川威遠等地進行初步應用。其中,“AI交通智慧執法助手”基于法律知識庫與RAG (增強檢索)技術,提升執法精準度與效率;“AI交通運行監測助手”則依托數據中臺與Text2SQL(把自然語言問題變成數據庫查詢的技術),支持交通指標“問數、問策”、生成可視化報告與決策建議;“AI重載普貨監管助手”支持快速檢索車輛數據、精準鎖定違規行為,助力交通事故主動防控。
智能物聯業務穩健增長,“梧桐”多模態大模型實現規模化部署
在智能物聯業務板塊,千方科技持續加速大模型在全場景的產業化落地。年初,“梧桐”多模態大模型升級發布“萬物X”全鏈路智能引擎,進一步提升多模態理解與推理能力。4月,公司再度發布了大模型“梧桐2025”,并將梧桐大模型能力深度注入產品矩陣,目前,已在城市管理、能源工業、企業服務等領域的100余個項目實現規模化部署,覆蓋交通治理、安全生產、民生服務等核心場景,以技術實效助力千行百業效率提升。
公司進一步發力“AI+體育”領域,解決方案全面覆蓋“教-練-測-賽-評”全場景。2025年,公司與“蘇超”“湘超”“川超”等城市足球聯賽深度合作,目前相關產品已在全國上百個城市、500余所學校落地應用,為各類學校提供定制化智慧體育建設方案。(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