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材料(603110)董事會暗戰開啟。
東方材料10月22日下午披露,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關于調整公司組織架構及相關管理事項的議案》(下稱“《調整結構議案》”)。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注意到,雖然上述議案獲得董事會審議通過,但董事們的意見并不完全一致,包括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許廣彬在內,有4名董事投了棄權票。
東方材料現任9名董事中,有5人來自于許廣彬的提名。許廣彬持股比例已經跌破1.5%,對上市公司的控制地位已名不副實。
董事會爭議
公告顯示,東方材料此番對公司管理機構的調整涉及5方面內容。其中包括:取消綜合服務部設置,新設立總經理辦公室、人力資源部。原綜合服務部負責的行政、人事等工作,歸屬公司總經理辦公室、人力資源部管理。法務部不獨立設置,該部職能由公司總經理辦公室、各子公司管理。取消資本市場部設置,該部職能歸屬公司總經理統籌管理。調整內審部隸屬關系,由董事會審計委員會歸屬管理。各子公司根據公司最新組織架構,及時調整相關內控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審批流程,并將調整后的相關文件報總經理辦公室備案。
上市公司表示,上述調整是為了落實安徽證監局責令整改的要求,進一步規范公司治理。
早前,安徽證監局在9月下旬向東方材料下發了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經查,東方材料存在會計基礎工作不規范、內部控制不完善等問題。安徽證監局要求公司在收到決定書之日起30日內完成整改,并提交書面整改報告。
對于上述調整,東方材料董事許廣彬、楊波,獨立董事陸健、蔣華均投了棄權票。許廣彬、楊波認為,組織架構調整缺乏戰略依據和可量化的目標與崗位職責KPI考核系統,建議完善后再上會。
陸健表示,組織架構完整描述,董事會上有爭議;現在只上一個架構簡圖,而沒有包括部門主要職責的描述;由于部門職能的失缺,在綱領文件中看不出財務總監和內審部的作用。蔣華也認為,該組織架構需要進一步補充崗位職責等內容,且董事會對這項議案爭議較大。
對此,上市公司則表示,該事項風險較低,不存在損害公司和股東尤其是中小股東權益的情形,“相關事項需公司管理層后續完善和落實。”
實控人地位已名不副實
上述董事會表決背后,隱藏著東方材料控制權變動的征兆。
東方材料成立于1994年,于2017年登陸上交所。公司主要從事軟包裝用油墨、復合用聚氨酯膠粘劑以及PCB電子油墨等產品生產銷售,并涉及少量算力業務。
2021年,許廣彬斥資約7.63億元取得東方材料29.9%的股份,實現入主。許廣彬出生于1976年,在軟件和信息服務等領域有較多積累。
自2023年8月起,許廣彬的債務問題開始暴露。東方材料當時披露,許廣彬所持公司股份2091.47萬股被司法凍結,占其所持股份總數的34.76%。到2024年5月,許廣彬所持東方材料6016.68萬股股份(占其持股比例的100%)遭全部凍結或輪候凍結。
2024年7月起,東方材料陸續發布了10多份涉及許廣彬持股被司法拍賣的公告。到今年7月2日,上市公司宣稱,因競拍股份完成過戶,許廣彬持有的公司股份降至389.27萬股,持股比例減少至1.93%。
在上述權益變動后,許廣彬已經降為東方材料第五大股東。截至6月末,在其前面的股東分別為朱君斐(持股8.84%)、江蘇特麗亮(持股5.96%)、鴻晟鼎融(持股3.49%)、上海靚旺(持股3.22%)。鴻晟鼎融系江蘇特麗亮一致行動人。
不過,上市公司并未宣布其控制權生變。公司在公告中仍稱許廣彬為“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同時,公司還表示,其第六屆董事會席位共9位,其中由許廣彬提名的席位共5位(許廣彬、楊波、侯鐵成、陸健、蔣華),由朱君斐提名的席位共4位。
值得注意的是,針對《調整結構議案》的投票,侯鐵成并未與許廣彬等四人保持一致行動,這使得議案得以順利通過上市公司董事會審議。
綜合來看,在持股比例較低且喪失對董事會話語權的情況下,許廣彬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的地位可能已經名不副實。
今年8月,許廣彬的部分持股遭法院強制執行完成,持股比例進一步降至1.34%。與此同時,江蘇特麗亮方面則在8月啟動增持,將持股比例提升至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