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蘇墾農發、國投豐樂、隆平高科、溫氏股份等種業龍頭密集啟動增資擴股,國投系資本、國家級種業基金、保險資本等長期資本紛紛入局,掀起一場覆蓋糧食作物、畜禽種業的資本熱潮。在國家種業振興戰略下,資本有望推動技術加速發展,為種源自主可控目標注入了強勁動力,也為產業發展帶來希望。
蘇墾農發于10月18日披露,旗下全資子公司江蘇省種業集團擬先將減少注冊資本,再通過增資擴股引入省屬企業、市屬企業及社會資本,計劃募資10億元。該公司此次引資旨在借助戰略投資者資源,推進種業板塊戰略落地。國投豐樂同步推出定增計劃,公司擬以5.91元/股的價格向控股股東國投種業定向發行不超過1.84億股,募資不超過10.89億元。此次全額認購將進一步夯實國投豐樂的資本實力,助力其聚焦種源技術攻關。
隆平高科的資本運作更為密集。繼5月完成中信農業12億元定增后,其核心玉米子公司聯創種業于10月13日公告擬募資8億元。畜禽種業領域同樣存在增資擴股。溫氏股份9月30日公告,前全資子公司中芯種業通過現金及股權增資方式引入戰略投資者,合計募資23.3257億元,其中廣東省種業集團出資20億元,投后估值達100.57億元。非上市公司也在增資。今年2月份,中國種子集團(先正達集團全資)注冊資本由9.4億元增加到12.4億元。
種業作為農業 “芯片”,其發展質量直接關系國家糧食安全。此次增資潮是政策導向與市場需求的精準契合。今年,隨著轉基因玉米大豆產業化有序推進,打開了技術落地與市場擴容的空間。企業密集增資,本質上是對政策紅利與市場機遇的主動把握,比如聯創種業將半數募資投向轉基因品種推廣與育種創新。
技術迭代的迫切性,是本輪增資的核心驅動力?;蚓庉嫛⒅悄苡N等前沿技術成為全球競爭核心,而技術研發的高投入、長周期特性,亟需長期資本輸血。隆平高科通過多輪募資持續強化研發儲備,蘇墾農發借助戰略投資者資源推進種業板塊升級,本質上都是通過資本賦能,破解技術研發的資金瓶頸,同時強化知識產權管理,規避行業常見的侵權風險。正在重塑種業的競爭格局,讓具備持續研發能力的企業脫穎而出。
值得關注的是,本輪增資沒有改變控股權。控股股東通過全額認購、保持控制權的方式,確保企業戰略的連續性;子公司層面則引入國有金融資本、國家級基金等 “耐心資本”,既優化了股權結構,又獲得了穩定的資金支持與資源背書。部分企業通過增資整合自然人股權、吸納專業機構投資者,提升了決策效率與治理水平。這種資本結構的優化,不僅讓企業能夠沉下心來做長期研發,更有助于推動行業資源向頭部集中,加快市場整合步伐。
從產業影響來看,增資潮還推動國內企業走出去。隆平高科憑借資本優勢整合水稻種子市場后,進一步布局玉米、蔬菜種業并拓展海外市場,為種源技術的國際輸出開辟了路徑。
種業振興非一日之功,需要資本、技術、政策的長期協同。本輪增資潮既是對國家戰略的積極響應,也是資本市場對種業核心價值的重新認知。未來,那些能夠持續獲得資本支持、深耕技術研發、具備產業鏈整合能力的龍頭企業,必將在全球種業競爭中占據更有利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