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一則“拿下特斯拉50億元訂單”的傳言影響下,三花智控股價波動明顯,公司緊急發布市場傳言不實的澄清公告。還原這家公司股價波動全過程,“虛假信息炮制—社交媒體傳播—AI模型背書—觸發量化策略—市場情緒共振”的閉環鏈條浮出水面。
三花智控并非孤例。今年以來,包括三六零、慈星股份等公司都曾被市場熱點概念傍身,一些虛假消息擾動上市公司股價,多數市場人士認為“數字流水線”模式暗藏其間。尤其在這些案例的傳導環節,一方面,社交媒體和自媒體高頻出現,甚至實現跨國傳播;另一方面,AI技術加持放大了外溢效應,“語料污染”成為攪擾股價的始作俑者。這是否已經演化為新型“搶帽子”交易,其間是否暗藏某種股價操縱產業鏈,成為市場關切。
“小作文”疑團
沿著時間線回溯,“三花智控拿下特斯拉50億元訂單”已在網絡上鋪墊了很長時間。
早在9月下旬,東財股吧便有發帖稱:“9月22日,特斯拉向三花智控下達超50億元的人形機器人核心部件訂單?!毕⒑芸煲l大量自媒體跟風報道。
根據記者統計,10月初到10月中旬,至少有9家自媒體發文稱,三花智控獲得特斯拉50億元機器人訂單;部分文章甚至稱“消息來自于(上市)公司高調宣布”。
在此期間,此則消息在市場上高頻轉換。10月8日,曾經有博主發文明確“上述50億訂單落地”,后來該用戶賬戶又被快速注銷。
“小作文”對A股相關公司股價的影響早有發生。2023年,上海機場與某央企免稅企業重簽協議的“小作文”一度引發市場對公司盈利能力增長持續性的質疑,公司股價盤中大跌。隨后,兩家公司均予以否認。
“小作文”的信息源并非只局限在境內網絡平臺。在三花智控案例中,境外賬號也開始產生較大影響。
10月中旬,X平臺某賬號發布英文消息,稱特斯拉已向三花智控下巨額訂單。該賬號長期專門發布特斯拉相關消息,粉絲規模超過5萬。其他境外賬號很快對該消息跟進傳播。
上海某機構人士對此分析,中國在新能源汽車和消費電子領域具備成熟產能,在國際供應鏈中具有重要地位;倘若國際供應鏈大訂單上新,二級市場資金必然愿意對A股供應商價值重估買單。
未經核實的消息在內外之間轉譯,直接觸發了股價波動。10月15日晚間,三花智控深夜公告,近日關注到網絡媒體上有大量關于公司獲得機器人大額訂單的傳言,經核實,該傳言不屬實;公司也不存在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項;2025年10月15日公司亦未接受任何媒體的采訪。
AI加持影響外溢
國內外“小作文”互通所引發的外溢效應,在AI的加持下快速放大。在部分案例中,大模型之間會進行技術層面的交叉驗證,而后得出模糊的“虛假事實”,進而影響標的公司股價。
10月15日晚,記者以“三花智控”、“特斯拉”為關鍵詞分別在豆包、DeepSeek上搜索。其中,豆包回復稱,三花智控和特斯拉在2025年被納入Optimus人形機器人一級供應商名單,獨家供應旋轉、線性執行器總成,單機價值量高達5萬元,占整體成本的40%。之后,17日午間傳出特斯拉已向三花智控下達了價值6.85億美元的線性執行器訂單,計劃于明年第一季度開始交付。
DeepSeek的深度思考顯示,其綜合多份報道,均提到關于特斯拉50億元訂單的傳聞及三花智控的回應。DeepSeek認為,相關信息來源都引用了官方回應,可信度較高。“總而言之,三花智控與特斯拉在汽車領域的合作是確定的,但其是否獲得機器人天價訂單目前仍是未經證實的市場傳聞?!?/p>
隨著三花智控當晚澄清公告的出爐,目前前述回復都已做出調整。主流判斷認為,這體現出大模型的被動性和延時性。
模型直接引用未經核實的信息,客觀上充當了虛假信息的傳播者。而虛假語料污染大模型,進而形成“AI嘴替”,此前已有案例。
今年第一季度,記者曾在納米AI搜索輸入“三六零投資過DeepSeek嗎”的提示詞,得到的答案是,360集團曾作為早期投資方之一,聯合多家機構共同支持DeepSeek的AI技術研發。此外,AI答案還明確,投資過DeepSeek的公司包括慈星股份、華勝天成、并行科技、誠邁科技等多家。但這些回答經不起檢驗,包括慈星股份、華勝天成等在內的多家公司董秘隨后辟謠。
一些平臺的自媒體賬號所杜撰的虛假信源,成為“AI語料污染”的重要來源。中國信通院相關負責人對記者介紹:“當在特定論壇連續發布百余條虛假信息后,主流大模型對對應問題的回答置信度就會從百分之十幾快速飆升。這就像在純凈水中滴入墨水,當污染源足夠密集,整個知識體系都會被扭曲。如果沒有新的真實語料覆蓋虛假語料,就會帶來劣幣驅逐良幣。”
百度AI團隊人士對記者介紹,AI技術原理往往會導致幻覺難以避免,有可能是預訓練階段就打下“有毒”地基,也有可能在后期遭遇“加權投喂”。他同時強調,各大廠商也在對語料污染和AI幻覺問題加速治理,尤其通過技術迭代與治理框架協同,平衡創新與風險控制。
應用側也在形成新的演繹路徑。從三花智控案例來看,在AI大模型的助力下,交叉印證的虛假信息,往往會進一步發酵,可能會觸發量化策略的自動化交易邏輯。
前述機構人士表示,不少量化系統會爬取垂直類自媒體賬號的即時信息,尤其信息中出現數字時,就會更加敏感。“比如,訂單的金額,會影響到量化抽調資金的入場規模,這往往會在二級市場層面引發波動?!?/p>
從10月15日盤后數據來看,游資、機構、北向資金競相涌入三花智控。其中,買方前五席位合計買入17.95億元,同時賣出近17億元;賣方前五席位合計賣出13.39億元,同時買入10.14億元。知名游資“章盟主”常用席位的某券商營業部,當天凈買入超過6.8億元,股票異動疊加短線資金特征明顯。
傳播鏈有待“清污”
前述機構人士就認為,從多起“語料污染”頻繁擾動上市公司股價案例來看,社交媒體的信息操控、AI模型的語料污染、量化策略的脆弱性都在發揮作用。其間是否已經構建成一條“數字流水線”,成為部分受訪者的新擔憂。
虛假語料提供方主要來源為賬號“馬甲”——一些賬號多地、多次散布未經證實的謠言,喂養給AI大模型錯誤答案,給AI“洗腦”。
前述信通院人士對記者拆解了可能存在的“打法”:通常來看標準作業流程包含三個階段——首先通過自動化腳本在多個平臺同步投放虛假信息,接著利用爬蟲技術加速搜索引擎收錄,最后用污染后的AI回答進行裂變傳播。
頻繁制造“假利好”的動機是什么呢?前述機構人士認為,不排除背后存在利益鏈條的可能。
“在這樣的鏈條下,一方面刺激量化自動跟進,另一方面也能吸引部分游資甚至散戶等短線資金跟風,這顯然可以為前期資金出貨提供便利條件?!鼻笆鋈耸空J為,從這個角度說,這與直播薦股模式異曲同工。
慈星股份等多家公司都曾在互動平臺強調網絡信息源頭重要性,投資者也需要“注意甄別網絡信息源頭,理性判斷,謹慎投資”。北京某公司董秘也表示,當謠言所涉及上市公司未主動澄清時,普通投資者難以甄別信息的真偽,上市公司應及時關注股價表現、及時跟蹤輿情變化、及時給出準確回復。
語料污染以及AI幻覺問題,已經受到業內關注。此前,科大訊飛的董事長劉慶峰就曾指出,應預防大模型生成“幻覺數據”充斥互聯網帶來的危害,從技術研發和管理機制上構建可信的信息環境。
前述百度人士認為,有必要從優化大模型技術、完善監管與法律、加強行業自律等方面入手,構建數據治理框架,確保AI知識庫的純凈度,這是數字時代另一種維度的信息安全。
尤其在金融、醫療等領域,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更加凸顯?!霸贏I和量化交易背景下,虛假信息的影響力往往呈指數級增長,需建立多層次的信息防護體系?!鼻笆鲂磐ㄔ喝耸勘硎荆叛鄣秸麄€數據產業,面對互聯網上新增的海量原始數據,也有必要盡早構建完善的數據內容維護、數據質量管理和數據安全監管體系,為整個鏈條持續“清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