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8日,安聯銳視(301042)的聯營公司浙江安興宇聯機器人有限公司在杭州這座創新之城舉辦了“安興宇聯產品介紹會”。本次介紹會以“智賦未來,使命必達”為主題,吸引了行業專家、企業領袖、媒體代表等齊聚,共同探討智能機器人產業未來,繪制安聯銳視和安興宇聯高質量發展藍圖。
(圖片來源:公司供圖)
業務轉型:安聯銳視開啟機器人新征程
安聯銳視作為視覺監控領域的重要企業,此次布局機器人領域并非“從零開始”。其通過持有安興宇聯38%的股份,深度參與機器人研發與制造。安聯銳視總經理李志洋表示,投資安興宇聯是安聯銳視在新業務領域的重要探索。隨著機器人產業爆發式增長和政策紅利釋放,特種機器人市場前景廣闊。安聯銳視期望借此增加利潤增長點,未來將全力支持安興宇聯發展,深化與安興宇聯首席科學家孫丙宇教授團隊的合作,在條件成熟時利用資本市場工具完成并購,實現轉型。
當前,機器人產業處于爆發式增長階段,政策紅利持續釋放。《“十四五”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明確,到2025年我國機器人產業營收年均增速需超20%。光大證券分析指出,隨著人工智能、物聯網技術與農業、制造業深度融合,特種機器人迎來規?;瘧么翱谄凇0才d宇聯選擇此時切入特種機器人領域,正是看準了這一機遇。公司聚焦限定空間下的特種機器人細分賽道,致力于成為細分賽道冠軍,專注于惡劣或限定空間(如地下管網)的人工替代。
戰略定位:聚焦細分賽道,打造領先企業
安興宇聯總經理張洪潮表示,安興宇聯成立于國家人工智能加快發展的政策背景下,由安聯銳視前瞻性部署成立。核心團隊實力雄厚,來自浙大、中國科學院等頂尖機構,首席科學家孫丙宇教授負責AI研發及技術前瞻性方向,總經理張洪潮深入研究AI語言行業大模型,部分產品已在杭州市政府等落地。安興宇聯市場定位明確,不與頭部企業競爭通用型矩陣智能和大模型,而是專注于特種機器人細分賽道,該賽道具備市場空間大、格局未固化、景氣度高等因素。
在本次介紹會上,安興宇聯展示了一系列核心產品。導覽機器人接入安興AI大腦,實現RAG實時檢索和多語言講解,采用多元融合SLAM方案,實現厘米級定位、動態避障及展廳內自主移動,支持定制化瀏覽路線,具備擬人化交互和安防巡邏功能,產品配置豐富。帶電作業工具實現10千伏絕緣體的剝覆和接口處理,覆蓋帶電接火作業全流程,使作業過程簡單化、智能化,已通過國網認證,在多地實際裝機使用并取得良好效果。無人機+相關產品中,無人機+光伏清掃機器人應用于分布式光伏環境,實現精準清掃;無人機+帶電作業工具應用于電力巡檢運維,避免高空作業風險;重載無人機+吊裝工具應用于無人區電力建設,解決運輸難題。
目前,安興宇聯研發的導覽機器人、攀爬機器人、無人機清理機器人等幾款產品已相對成熟,開始得到市場認可。在應用案例方面,無人機可用于光伏板巡檢,檢測傾斜等問題;重載無人機+吊裝工具可用于無人區電力建設材料設備搬運。
(圖片來源:公司供圖)
發展規劃:短期目標與業務拓展
安興宇聯制定了清晰的發展規劃與目標。短期規模目標方面,希望在三到五年內快速增長,達到具備上市公司并購可行性,從而完善安聯銳視業務布局。業務拓展方向上,計劃將技術往鐵路檢測維修、城市地下管網巡檢等領域拓展。合作模式包括經銷商模式、產品代理商模式、項目業務合作人模式等。
技術優勢上,安興宇聯的機器人針對地下溝道等限定空間,能在狹小空間(如長度20公分、寬度30公分的電纜溝)完成所有功能。工作環境為危險環境(如墻面滲漏、深水、高溫、強電磁干擾等),從控制系統、算法設計到零部件選型均做了大量工作,確保機器人在特殊環境下能工作且信號可傳輸。在有限計算資源下,通過算法優化讓龐大算法順利運行,滿足大模型計算要求,在降低計算資源和存儲需求的同時保證模型精度。
會上,安興宇聯首席科學家孫丙宇教授表示,機器人發展正處于關鍵階段。從智能化提升分為五個階段,目前處于第五階段,研究人工智能核心算法,使機器人具有持續學習和自我優化能力。機器人根據場景可分為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特種機器人、人群集群機器人。與同業企業相比,安興宇聯具有獨特的競爭差異。同業公司主要適用于地面區域執行,更多做配電,而安興宇聯更多做地下和空中機器人,面臨負載、尺寸、通用及信號層問題,算法重點是在現有系統上通過進化實現環境感知等要求。
在最后的答疑環節,孫教授就多個問題進行了詳細解答,提到技術護城河主要體現在有限空間的結構設計、復雜危險環境下的控制系統與算法、模型輕量化技術等方面;未來橫向拓展方向包括鐵路領域和城市地下管網巡檢;與安聯銳視的技術協同方向包括圖像處理與缺陷檢測、傳感器融合與純視覺方案等。
(圖片來源:公司供圖)
此次“安興宇聯產品介紹會”的成功舉辦,展示了安興宇聯在特種機器人領域的技術實力和發展潛力。在政策紅利與市場需求的雙重驅動下,安興宇聯有望在特種機器人細分賽道脫穎而出,成為行業冠軍。同時,安聯銳視與安興宇聯的深度合作,也將為雙方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共同推動智能機器人產業的創新發展,智啟未來,共赴新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