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陳雨康 卓泳
“十四五”規劃明確,要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推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持續深化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穩步拓展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穩妥推進銀行、證券、保險、基金、期貨等金融領域開放,深化境內外資本市場互聯互通,健全合格境外投資者制度。
記者注意到,“十四五”時期,我國通過自由貿易試驗區等平臺,在跨境資金流動、金融產品創新等方面持續深化先行先試,積累了廣泛而寶貴的經驗。在“引進來”方面,持續縮減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全面取消制造業領域外資準入限制措施。中國市場被譽為“確定性的綠洲和投資熱土”;在“走出去”方面,中國企業積極利用A+H股、全球存托憑證(GDR)等多元化融資工具進行全球布局,深度整合全球供應鏈,對外投資存量穩居世界前列。
跨境資金流動
更高效
深化金融制度型開放是“十四五”時期加快推進制度型開放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金融開放的探索中,優化跨境資金的流動效率、便利企業全球資金管理、提升跨境投融資便利化水平等成為了關鍵抓手。
日前,前海某外資企業財務人員向銀行遞交業務背景資料,為接收境外母公司匯入的人民幣資本金做準備。在中國銀行完成資料審核與登記流程后,該筆資金當天即到賬。“以往要先去銀行開立資本金專用賬戶,現在通過基本戶就能直接入賬,整個過程快了不少。”該人士的切身感受,折射出深圳前海金融改革為跨境投融資便利化帶來的切實改變。
目前,前海已形成包括跨境人民幣貸款、跨境雙向發債、跨境雙向資金池、跨境雙向股權投資、跨境資產轉讓、跨境金融基礎設施在內的六個跨境金融品牌。
圍繞“依托香港、服務內地、面向世界”的戰略定位,前海是中國金融創新、高水平對外開放的一個縮影:從高效便捷的跨境金融服務、資本項目開放到跨境數據互通,從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改革到民生金融便利化,一個個宏觀戰略正轉化為一項項企業能實實在在享受到的紅利。
在加快建設國際金融中心的進程中,上海更加重視提升跨境金融服務便利化,努力形成更加適配外向型經濟的金融體系。上海于2019年開展跨境資金集中運營試點,并在2022年啟動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試點。今年,上海優化升級高版本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試點(以下簡稱“高版本資金池‘3.0版’”),指導銀行為“走出去”企業、大型跨國公司量身打造包括跨境投融資、現金管理、貿易便利化等在內的一攬子金融服務方案。
受益于政策升級,某世界500強制造業跨國企業集團在今年落地了高版本資金池“3.0版”首筆試點,外債及放款資金可直接憑指令支付,主辦企業代境內外成員辦理集中收付的場景進一步豐富,該集團22家入池境內外成員的跨境資金使用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中國資產吸引力更強勁
全面取消行業機構外資持股比例限制、完善合格境外投資者制度、優化互聯互通機制……“十四五”時期,我國統籌開放與安全,穩妥有序推進市場、產品和機構雙向開放,中國資本市場對全球資本的長期吸引力顯著增強。
“我們是獲批登記后完成產品備案速度最快的外資私募之一。”寬立資本中國區負責人林涵表示。去年2月,寬立資本正式簽約落戶上海浦東陸家嘴金融城,短短一年時間發展迅速。2024年12月,寬立中國登記為外商獨資私募證券基金管理人;2025年1月,該機構私募產品完成備案,發售來華后的第一只產品;又于2025年2月,完成第二只、第三只產品備案。
外資巨頭用實際行動布局中國市場。截至9月22日,“十四五”時期我國新增核準13家外資控股證券基金期貨機構來華展業興業。多家外資私募完成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據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淡馬錫旗下的?淡明私募基金、?安耐德私募基金、?范達私募基金先后落地,依托母公司全球化資源進行跨境資本運作。?
在獲得了2億美元的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額度后,惠理集團在前海設立了QFLP基金,圍繞醫療、先進制造、新能源等領域開展股權投資。惠理中國業務副總裁及惠理集團投資組合總監盛今認為,中國資產的多重核心競爭優勢正顯著提升其對國際資本的吸引力。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前海新設QFLP基金規模占深圳九成以上。
“伴隨著工程師紅利、研發效率提升、創新集群聚集效應等因素,中國企業已經在5G通信、特高壓電力、高鐵、船舶制造、新能源汽車、鋰電池等行業具備了全球競爭優勢,并且在軍工產業、納米科技、人工智能、創新藥、電子價簽等領域擁有巨大潛力。”盛今表示。
中企出海步伐更自信
通過多元化融資和全球化布局的深度融合,中國企業在“十四五”時期積極探索出海新模式,實現了從“商品出口”向“全產業鏈出海”與“價值共創”的深刻轉型,為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與發展注入強勁的中國動力。
在國慶中秋假期,香港新設立的“內地企業出海專班”平臺正式成立,該平臺旨在為內地企業通過香港進行海外拓展提供服務。放眼當下,內地企業正加速在全球南方市場進行產業鏈和供應鏈布局,而香港正發揮著“超級聯系人”的作用,為內地企業出海嫁接資源搭建網絡。
此前,格林美發布公告稱,計劃啟動赴港上市,目的是深化公司全球化戰略布局,加快海外業務發展,增強公司境外融資能力。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能夠提升公司的國際品牌影響力。”格林美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潘驊表示,公司在海外推廣和布局需要資本的支持,港交所靈活的上市機制以及便利的再融資是公司所看重的,高效融資對公司發展有很大提升作用。
上海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位于虹橋國際開放樞紐的核心區域,是八方來客踏足上海甚至來華的第一站。經過多年發展,這里已成長為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橋頭堡,虹橋海外發展服務中心成為賦能企業“出海”的首站。
今年初,上海誠聯幫眾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誠聯科技”)成功完成首次對外直接投資(ODI),將業務版圖拓展至印度尼西亞,通過創新服務模式和高效運營能力,在當地市場迅速嶄露頭角。
誠聯科技海外事業部門負責人回憶稱,首次ODI申請就遭遇經驗匱乏、材料復雜等難題。得益于虹橋海外發展服務中心ODI服務窗口的幫助,公司收到市級審核部門溝通反饋意見,讓審批周期大幅縮短。獲得ODI批文后,資金出海手續依托上海完善的金融基礎設施高效推進。之后,誠聯科技與印尼當地多家企業達成合作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