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于市場需求增長及今年以來多公司漲價,9月,多家快遞業上市公司“量價齊升”。
10月17日晚,順豐控股、圓通速遞、韻達股份、申通快遞等多家快遞公司同步披露9月經營數據。
順豐控股公告,公司2025年9月速運物流業務、供應鏈及國際業務合計收入為270.07億元,同比增長8.78%。其中,速運物流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4.21%,業務量同比增長31.81%,主要得益于公司持續強化標準產品及綜合物流服務能力,深耕生產和生活的各類物流場景,有效滿足客戶多元化物流需求。同時公司逐步優化市場策略,推動業務高質量增長。
由于國際貿易波動及貨運市場需求趨緩,海運價格較去年同期高位明顯回落,影響順豐控股國際貨運代理業務收入。順豐控股表示,但公司依托全球網絡優勢與豐富產品組合,靈活應對市場變化,積極挖掘新需求,使得國際貨運代理業務貨量保持穩定,國際快遞及跨境電商物流業務收入同比實現較快增長。
公告顯示,9月順豐控股單票收入為13.87元,與上年同期的16元同比下降13.31%。
不過,記者發現,除順豐控股外,其他多家快遞公司9月單票收入與業務量均實現了同比增長。
圓通速遞10月17日晚披露,9月公司實現快遞產品收入57.99億元,同比增長14.89%,快遞產品單票收入2.21元,同比增長1.09%,完成快遞業務量26.27億票,同比增長13.64%。
韻達股份同步公告,公司2025年9月實現快遞服務業務收入42.52億元,同比增長4.14%,完成業務量21.1億票,同比增長3.63%,快遞服務單票收入2.02元,同比增長0.5%。
申通快遞公告也顯示,9月實現快遞服務業務收入46.33億元,同比增長14.89%,完成業務量21.87億票,同比增長9.46%,快遞服務單票收入2.12元,同比增長4.95%。
這些代表性企業的經營數據,折射行業情況。就在當日(10月17日),國家郵政局發布2025年9月中國快遞發展指數報告顯示,經測算,2025年9月中國快遞發展指數為459.6,同比提升3.9%。其中發展規模指數和發展能力指數分別為589.3和228.8,同比分別提升9.3%和1.9%。服務質量指數和發展趨勢指數分別為690.8和69.3,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9月,快遞市場規模穩步增長,無人化智能化水平逐步提高,綜合運輸網絡不斷完善,產業鏈供應鏈服務能力持續增強。
分析人士指出,行業單票收入上漲,與今年以來多家快遞宣布漲價密切相關。
據了解,目前全國多個省市已上調快遞價格,主要針對電商件的攬收價進行上調。從時間軸看,浙江省是最早上調快遞費的地區。7月中旬,義烏地區率先漲價,底價從每單1.1元漲至每單1.2元,杭州地區每票漲幅在0.3至0.5元之間。8月,廣東地區的快遞公司集體對底價進行上調,平均單價提升至1.4元以上。之后,全國多地快遞公司紛紛上調價格。
據悉,此次漲價潮由政策驅動,旨在遏制行業惡性競爭,提升快遞服務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