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科創板首份2025年三季報正式出爐。作為國產高端處理器研發領域的領軍企業,海光信息(688041.SH)交出營收、凈利雙雙創歷史新高的亮眼答卷。數據顯示,公司第三季度營業收入突破40億元大關,達到40.26億元,同比增長69.6%,環比增長31.38%;歸母凈利潤達7.6億元,同比增長13.04%,環比增長9.26%。《經濟參考報》記者觀察到,科創板半導體產業鏈近期密集披露的經營數據均呈現高景氣度,從測試到芯片設計,全鏈條企業多點開花,共同勾勒出國產半導體產業加速發展的鮮明圖景。
海光信息:業績與經營質量雙提升
海光信息三季度的業績表現不僅體現在營收利潤的規模突破,更反映在經營質量的全面提升。財報顯示,公司前三季度累計營業收入達94.9億元,同比增長54.65%;歸母凈利潤為19.61億元,同比增長28.56%,基本每股收益穩步提升。值得關注的是,公司現金流狀況實現跨越式改善,前三季度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達22.55億元,同比激增465.64%,這一數據不僅超過凈利潤規模,更彰顯出公司產品在市場端的強勁變現能力和客戶付款意愿的提升。
從資產負債表看,截至三季度末,海光信息預付款項與存貨合計91.20億元,合同負債高達28億元,較去年同期實現大幅增長?!昂贤搨母咂笠馕吨臼治沾罅看龍绦杏唵危@既是國產算力需求爆發的直接體現,也為后續業績增長提供了堅實保障?!睒I內人士表示。事實上,海光信息在此前的機構調研中就曾透露“高端處理器的國產化率在增量空間以及存量替代方面加速明顯”,而三季度數據則印證了這一趨勢的持續深化。
作為技術驅動型企業,海光信息在研發投入上始終保持高強度。前三季度,公司研發費用達29.35億元,同比增長35.38%,圍繞新一代海光通用處理器芯片設計、海光處理器關鍵技術等項目的研發進度加快。盡管研發投入占比較去年同期減少4.4個百分點,但這主要源于營收基數的快速擴大,研發費用的絕對規模仍保持著35%以上的高速增長。
全鏈共振:多家半導體企業數據向好
海光信息的亮眼業績并非個例,近期科創板多家半導體企業披露的三季度經營數據均呈現蓬勃增長態勢,產業鏈上下游形成“全鏈共振”的良好格局。
在芯片設計領域,芯動聯科(688582.SH)憑借產品性能領先、自主研發等優勢,三季度公司產品的應用領域不斷擴大,市場滲透率提升,下游客戶訂單充足并按計劃交付,使公司的銷售收入實現放量增長。公告顯示,經財務部門初步測算,公司預計2025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在3.6億元至4.4億元之間,較上年同期增幅在32.62%至62.09%之間;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在2.16億元至2.64億元之間,較上年同期增幅在56.43%至91.19%之間。
泰凌微(688591.SH)受益于端側AI產品和海外客戶布局的持續投入,以及新產品超預期出貨的綜合影響,各產品線收入均有顯著增加,其中多模和音頻產品線增幅明顯。前三季度,公司營業收入約為7.66億元,同比增幅約30%;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約為1.4億元,增速為118%;凈利率預計為18.3%,較2024年同期的10.94%和2024年全年的11.54%,均有顯著提高。
集成電路測試環節同樣表現搶眼。受CPU、GPU及AI芯片測試需求強勁回升帶動,偉測科技(688372.SH)預計7月至9月實現合并營業收入4.48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44.4%,單季度營業收入創歷史新高;1月至9月實現合并營業收入10.83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46.22%?!皽y試環節是芯片生產的關鍵一環,其業績高速增長直接反映出芯片設計企業的投產熱情,這從側面印證了半導體產業景氣度的傳導?!笔袌鋈耸恐赋?。
研發創新作為科創板的核心底色,近期也結出豐碩成果。半導體領域,成都華微(688709.SH)自主研發的兩收兩發零中頻射頻捷變收發芯片成功發布,拓展了公司高速信號鏈產品譜系,拓寬了市場空間。據介紹,公司研發的HWD9361型射頻收發芯片是一款兩收兩發、最大帶寬56MHz的零中頻射頻捷變收發器,是公司在零中頻射頻收發器方向的首款產品。該芯片具備萬跳功能,是公司在射頻收發芯片領域的重大突破。
隨著算力基礎設施建設加速,國產處理器、AI芯片等核心元器件的替代空間持續擴大。科創板作為硬科技企業的聚集地,已形成涵蓋半導體材料、設備、設計、制造、封測等全產業鏈的企業集群,各環節企業協同發展,共同推動產業整體競爭力提升。業內人士認為,隨著技術創新的持續突破和市場需求的不斷釋放,科創板半導體企業將在全球產業鏈中占據更加重要的地位,成為推動我國科技自立自強的核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