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日市場持續波動,但部分股票型ETF(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一直在被資金搶籌。Wind數據顯示,10月份以來,科創芯片ETF、創業板ETF、科創50ETF,以及部分滬深300ETF均呈現大幅凈流入態勢。
同時,結合近期市場表現來看,盡管成長股近幾日連續遭遇調整,但科創50和創業板等指數依然被資金看好。部分資金對芯片等成長板塊和大盤股呈現出“越跌越買”的態勢,而對前期積累了一定漲幅的板塊進行了適當減倉。
科技類ETF被搶籌
10月14日,A股沖高回落,科創50和創業板指數跌幅較大,分別下跌4.26%和3.99%。前期漲幅較高的熱門板塊全線下跌,Wind半導體、通信設備行業指數均大跌超4%,前段時間漲幅較高的貴金屬板塊亦大跌超4%。保險、銀行、白酒和煤炭板塊走強。當日漲幅居前的指數是多個紅利指數,相關ETF漲幅也居前。
雖然市場震蕩調整,但部分ETF被眾多資金搶籌。Wind數據顯示,截至10月13日,10月份以來,有色金屬ETF資金凈流入位居股票型ETF首位,達32.35億元;科創芯片ETF以30.69億元的凈流入排在第二,而該ETF今年前九個月凈流入僅1.06億元;證券ETF凈流入達27.97億元,位居股票型ETF第三。
圖片來源:Wind
整體來看,本月已有14只股票型ETF的資金凈流入超過10億元。其中,行業主題ETF依然備受青睞(9只),包括芯片、有色金屬、證券、電池、銀行等領域。
本月資金凈流出居前的股票型ETF中,有多只中證A500ETF和中證1000ETF,以及前期積累一定漲幅的通信、人工智能等熱門主題ETF。
而從本月資金凈流入超10億元的寬基類ETF來看,部分ETF重獲資金關注。比如,華夏科創50ETF前九個月凈流出511.75億元,本月以來已凈流入16.16億元;易方達創業板ETF前九個月凈流出224.88億元,本月以來已凈流入20.36億元;易方達上證科創板50ETF前九個月凈流出117.18億元,本月以來已凈流入12.53億元。
后續仍具吸引力
對于上述科創50ETF在前九個月出現大幅凈流出的現象,安徽美通私募基金總經理陳紅兵向《國際金融報》記者分析稱,主要是科創50指數前期漲幅過大,截至9月30日,該指數年內上漲超50%,所以資金選擇在高位止盈獲利了結。但隨著10月市場的調整,資金也正借機回買,體現越跌越買的逆向操作邏輯。
“目前市場仍將科創50指數視為科技創新的核心載體,并且認可半導體、AI(人工智能)算力等底層技術的成長性,尤其在全球AI產業加速、國產替代深化的背景下。”陳紅兵表示。
科技仍然是市場的主要關注方向。盡管短期內關稅事件對市場造成了一定沖擊,但長城基金認為,當前因資金籌碼調整、事件沖擊以及交易情緒變化所引發的市場波動,也可能為投資者提供了較好的布局時點。不過,投資者需要關注前期漲幅過高的一些科技股所面臨的融資盤壓力。從更長遠的角度來看,在無風險利率下行、流動性充裕、盈利預期好轉以及資產重估的背景下,股市的后續表現仍舊值得期待。
從投資策略而言,長城基金表示,科技成長仍有望是核心,短期內稀土主題或仍有交易機會,貴金屬有色板塊階段性可能會占優,中期有色、AI硬件與應用等或仍將是后續主線。
當前,外資對中國科技行業的關注度也在提升。“放眼亞洲,中國內地的科技股吸引力正在上升。”富達國際近期指出,中國已在電動汽車、電池、機器人等科技領域處在領先地位,在推動國產替代以實現科技自立自強的國家戰略下,中國的科技生態系統有望進一步強化。同時,許多中資科技股具備強勁的基本面、穩健的資產負債表,以及優秀的管理團隊等利好因素。此外,盡管今年以來中國股市已出現回升,但不少科技股估值仍處在具有吸引力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