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和政府帶頭過緊日子,目的是為老百姓過好日子,這是我們黨的宗旨和性質所決定的。不論我們國家發展到什么水平,不論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思想永遠不能丟。”
新修訂的《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再次明確要求黨政機關帶頭過緊日子,這不僅是對我們黨艱苦奮斗、勤儉節約光榮傳統的傳承,更折射出“精打細算”背后的民生溫度。
但一些人把“過緊日子”與苦日子、懶日子等同起來,把“過緊日子”與好日子對立起來,認為“過緊日子”會影響工作效能。如何把“過緊日子”的要求落到實處,以好制度涵養好作風?本版約請基層干部談感受、談做法,以增強共識、抓好落實。
對話干部:
張 霞 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
李虎嘯 江西省鷹潭市信江新區夏埠街道辦事處黨政辦公室主任
陳麗姬 海南省東方市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主任
盛慧娟 重慶市巴南區花溪街道黨工委書記
任千偉 遼寧省阜新市細河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
凌 波 四川省宜賓市翠屏區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主任
“過緊日子”要求高效、廉潔、規范,不是降低干部的合理收入
記者:為什么要“過緊日子”?“過緊日子”是否意味著削減日常開支、降低基層干部薪酬?
張霞:從革命戰爭年代井岡山上的“一根燈芯”、延安的土炕,到新中國成立后的“勤儉辦一切事業”,再到新時代出臺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等,我們黨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一脈相承。
“過緊日子”不等于不花錢,也不是一味削減日常開支,更不是降低干部薪酬,而是在統籌安排、精打細算、規范有序的基礎上,科學開支、合理花錢,增強經費的預算管理、使用管理,提高經費的使用效率。從這個意義上講,“過緊日子”要求我們傳承優良作風、科學配置資源、提高治理效能。
李虎嘯:“過緊日子”強調的是削減那些日常鋪張浪費、虛浮無效的支出,而不是降低干部的合理收入和待遇保障。這幾年,我們街道人均公用經費從2022年的5000元/年降到2025年的4000元/年。人均公用經費雖然一降再降,但街道合理安排各項開支,沒有影響日常運轉。目前,我們街道社區干部的工資待遇有所提升,激發了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夯實了工作基礎。
陳麗姬:“過緊日子”要求高效、廉潔、規范。國家規定的干部薪酬待遇是干部依法應得的報酬,是保持隊伍穩定性和積極性的基礎。“過緊日子”絕不是要克扣干部合法工資,而是要堅決砍掉那些違規的津貼補貼、超標的福利待遇和“隱性腐敗”的支出。
在日常監督過程中,我們發現一些單位廉潔、節約的理念樹得不牢,違規發放津補貼的現象時有發生。我們要多關注基層機關單位在物資采購、資源節約等方面有沒有將“過緊日子”的要求落到實處,有沒有讓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理念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脫離實際的“虛耗錢”要減掉,服務發展、賦能干部的“實效錢”要保障
記者:厲行節約“過緊日子”,哪些錢該省,哪些錢該花?
盛慧娟:落實“過緊日子”的要求,我們要算清“省”與“花”的平衡賬。我們街道緊的是公用經費、“三公”支出。公務接待全在單位食堂,嚴卡標準、杜絕鋪張;會議能合并就不單獨開,能線上就不線下;辦公用品從“分散采購”改成“集中采購+共享復用”;街道還建了設備共享池,相機、筆記本電腦等按需調配,避免重復購置。把省下來的錢和資源,轉化為服務群眾的“專項經費”。今年街道擬投入用于服務民生的2500萬元,全部分解到老舊小區改造、管網整治等群眾呼聲高的問題上。
任千偉:脫離實際的“虛耗錢”要減掉,服務發展、賦能干部的“實效錢”要保障。我們為基層黨組織書記、黨務工作者、村(社區)干部開展業務培訓,邀請省農科院專家到田間地頭開展實地指導。這些錢花得值、花得有意義,是必要投入。
張霞:我們針對各領域崗位特點,采取“部門申報+組織部門審核統籌”的形式,對培訓對象重復、內容同質化班次進行壓減。同時,整合發改、工信、投促等各單位培訓需求,舉辦經濟高質量發展綜合班次,提高培訓效率,節約培訓成本。
凌波:干部合理薪酬、效能提升、風險化解、生態保護等,是該花的錢。公務接待、慶典活動等則是該省則省,特別是公車私用、私車公養等問題更要杜絕。
在我們查處的案件中,個別學校違規采購公車,產生的過路費、加油費、維修費等相關費用均由學校支出,擠占了教育教學正常開支。我們還發現個別慶典活動動輒花費數十萬元,但其產生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與投入并不成正比。我們要履行監督職責,確保“該省的省到位,該花的花明白”,防止出現“一刀切”式的懶政,也防止打著“過緊日子”旗號擠占民生和基層保障經費。
嚴格區分鋪張浪費與保障基本需求,不能把緊日子作為不擔當、不作為的借口
記者:基層黨政機關怎樣“過緊日子”,在厲行節約的同時,激發干部工作效能、為基層賦能?
李虎嘯:我們從小事抓起,減輕基層干部負擔,讓基層干部有更多時間和精力為群眾服務。
精簡會議,會議減少了70%,水電費、材料文件等會議開支也減少了很多;精簡報表,推行“一表同享”和“無紙化辦公”,既省了紙張油墨,又減輕了干部負擔。街道每年能省10多萬元,干部作風也有了明顯轉變,精力更充沛了,工作積極性也更高了。
盛慧娟:“過緊日子”也要善于發動群眾。王家壩社區曾長期面臨“停車難”問題,社區干部沒有干等財政撥款,而是組織居民代表會、車主協商會,一起定方案,把閑置場地規劃為停車位,還將停車費用于實施惠民實事。
張霞:領導干部要從小事小節上養成習慣,把節約一滴水、一度電、一張紙落到實處;在大是大非上保持清醒,堅決摒棄“形象工程”“政績工程”。另外,要探索將厲行節約納入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績效考核評價體系,引導黨員干部牢固樹立正確政績觀,把有限的財政資源用在抓改革、促發展、惠民生上。
凌波:我們既要糾偏,也要護航,以監督樹立鮮明導向,為干部劃清界限,防止“過緊日子”在一些干部那里曲解變味。一方面,對浪費行為零容忍,讓奢靡之風無處遁形;另一方面,要為敢于負責、善于作為的干部撐腰鼓勁。要嚴格區分“違規消費”與“正常公務活動”、“鋪張浪費”與“保障基本需求”,絕不能把“過緊日子”作為不擔當、不作為的借口。
同時,要將“過緊日子”的成效,納入日常監督的重要內容。對那些精打細算、效能突出的單位和個人,要予以表揚激勵;對那些我行我素、浪費嚴重的,要嚴肅問責。
(人民日報記者王者、周歡、董澤揚、王欣悅、劉洪超、李凱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