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山東已累計成功保障19次海上發射任務,將127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海上發射能力與頻次穩居全國前列。
在10月10日召開的山東省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山東省政府相關負責人解讀了近日印發的《山東省加快推動商業航天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下稱《若干措施》)。山東將力爭到2027年,具備年產100發運載火箭、150顆商業衛星的能力,商業航天產業規模達到500億元,構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商業航天高質量發展新高地。
《若干措施》把山東省商業航天產業發展納入國家總體布局統籌謀劃,立足發揮山東省工業體系完整、基礎較好的優勢,圍繞火箭衛星研發制造、數據開發應用,以及新材料、零部件、元器件、集成電路等航天關聯配套領域發展,在技術創新、人才招引、企業培育、產業集聚、生態優化等方面給予支持,共包括6個方面18條措施。
據介紹,山東將瞄準鞏固東方航天港的“海上發射優勢”和全省的“液體火箭試驗優勢”,著力提升火箭制造能力和新型火箭研發能力,推動火箭航班化發射。對海上發射項目,按照不超過有關保費總額35%的比例,給予每個項目不超過300萬元的保險補貼。突出“航天應用+大數據+人工智能”融合發展,對符合相關規定的衛星數據算力交易場景和衛星應用大模型產品,分別給予每個不超過500萬元和100萬元獎補。
據介紹,山東將支持煙臺打造山東商業航天全產業鏈發展核心區,推動濟南、泰安打造省會都市圈商業航天產業集群,引導青島打造衛星應用特色產業集群,支持各市結合特色優勢參與航天產業協作配套。每年,山東將培育遴選10家左右具備核心技術競爭力、配套服務水平高、產業帶動能力強的商業航天配套企業,給予每家不超過100萬元獎補,鼓勵商業航天全域、全產業鏈發展。山東支持商業航天創新平臺建設,對符合相關規定的國家級平臺,給予經費支持;鼓勵航天科技成果轉化,符合條件的可享受最高50萬元貸款貼息。
此外,針對當前商業航天產業發展面臨的人才、資金兩大關鍵要素,山東提出一系列引才、育才、用才措施,并在財政、金融、資本等方面提出支持政策,特別是鼓勵“金融鏈主”充分發揮作用。
據悉,目前,以海上發射為核心牽引,山東省商業航天產業集聚效應持續凸顯。煙臺聚焦海上發射、火箭制造、衛星研發、航天文旅等,已形成“天上有星、陸上有箭、海上有船、空中有網”的商業航天全產業鏈發展格局;濟南、泰安主攻液體火箭制造、試驗以及衛星研發應用等,一大批優質航天產業項目落地投產;青島側重測控服務與海洋遙感應用,已形成覆蓋國家重大工程與商業星座運營的完整測控能力;其他城市也結合各自優勢,積極布局商業航天關聯配套產業,全省已初步形成錯位發展、優勢互補的集群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