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中秋假期(下文簡稱“雙節”)期間,黃金成為市場最靚的仔,海外市場的多重因素共同推動倫敦金價格站上4000美元/盎司的歷史性關口,最高觸及4059.31美元/盎司,較節前上漲近5%。
10月9日,積累了一個假期的動能,滬金期貨主力合約大幅跳空高開,突破910元/克關口,繼續創歷史新高。
22只黃金股股價實現翻倍
“雙節”期間,黃金期貨、現貨市場兩旺,紐約期金和倫敦現金雙雙突破4000美元/盎司整數關口,大幅超過了市場的預期。金價從2000美元/盎司到3000美元/盎司,耗時四年七個月多,而從3000美元/盎司到4000美元/盎司僅用了半年多,至此今年以來黃金期貨和現貨的漲幅均超過53%,成為今年最賺錢的主流資產之一。
今年金價出現過兩個大漲階段,主要在3月份和9月份,這兩個月當月漲幅均超過10%。
隨著金價“高飛”,黃金股的股價也“齊飛”,10月9日,A股黃金概念板塊大漲4.38%,領漲市場行業板塊,西部黃金、山東黃金、四川黃金、中金黃金等19只板塊內個股漲停。
據統計,今年黃金概念板塊內,有22只個股的漲幅實現翻番,其中3只股票的漲幅更是超過200%,比如招金黃金的漲幅就達到201%。
黃金股成為機構關注的香餑餑,今年以來,山金國際、招金黃金、湖南黃金等上市公司受到了機構的密切關注。其中,山金國際的業績說明會吸引了上百家機構的參與,包括東方證券、貝萊德基金、嘉實基金、中信證券、博時基金、Point72、中金公司、富國基金、花旗、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等。招金黃金的業績說明會也吸引了匯添富基金、富國基金、華寶基金、華泰證券等機構的積極參與。
橋水基金的創始人瑞·達利歐也給黃金“打CALL”,近日他表示,黃金“肯定”比美元更具安全避風港作用,并且黃金創紀錄的漲勢與1970年代的情況類似,在政府債務負擔上升、地緣政治緊張以及對法定貨幣穩定性的信心被侵蝕之際,黃金被視為一種強有力的保值工具。
4000美元/盎司黃金目標價較預測更快兌現,不少外資機構的唱多步伐甚至沒趕上金價上漲的速度。
10月7日,高盛基于各國央行預計將持續增持黃金,以及個人投資者對黃金的大力買入,將2026年12月黃金價格預期從每盎司4300美元上調至每盎司4900美元。
瑞銀于9月25日發布的研究報告預計,到2026年年中金價或將達到3900美元/盎司。不料剛剛進入10月,金價就突破了這一預測。該機構認為,在年內漲幅超過40%的情況下,金價仍有進一步的上漲空間,因為在美聯儲可能進一步寬松政策和通脹仍然高企的情況下,美國實際利率有望進一步下降,從而利好黃金。
摩根大通在9月分發布的研報預計,在美聯儲降息周期和投資者需求推動下,金價將在2026年第一季度突破4000美元/盎司大關。不過顯然,摩根大通的預測略顯保守。
黃金ETF大擴容
作為投資“利器”,境內黃金ETF規模迅速擴張,多個產品突破百億元大關。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9月30日,代表性產品中已有5只規模突破百億元,華安黃金ETF規模達到682.63億元,較此前600億元關口繼續擴張。數據顯示,最近一個月,華安黃金ETF規模增長了108.62億元,國泰黃金ETF和博時黃金ETF規模分別增加29.54億元和23.62億元。
華泰證券研究所金融工程首席研究員林曉明表示,今年境內黃金ETF的資金流入情況受金價走勢影響較大。1—4月以資金凈流入為主,4月份黃金達到階段性高點,黃金ETF單周資金凈流入最高達到180億元。4月22日以來,金價開始調整,黃金ETF資金流在5月到8月期間以窄幅波動為主。8月以來,金價重啟上行趨勢,部分資金獲利了結,減倉離場,黃金ETF出現了較為明顯的資金流出。隨著國內金價突破前高,黃金ETF重現單周資金凈流入態勢,部分投資者開始對黃金進行追高。
ETF方面,永贏基金旗下的黃金股ETF一馬當先,該ETF今年以來已經實現翻倍,年內漲幅達到104.14%,受益于此,該ETF規模已增至116.69億元,近一個月增長了54.17億元。
天風證券研究所指出,黃金股ETF屬于權益類基金,其底層資產為黃金產業鏈上市公司股票,包括金礦開采及黃金零售企業。雖然相關公司業績與金價高度相關,但亦受經營狀況、行業周期及財務水平等多重因素影響,因此波動性更大,適合風險承受能力較強、追求較高回報的投資者。
全球最大的黃金ETF——SPDR的持倉量相比前一個交易日增加1.43噸,達到1014.58噸,繼續刷新近三年的新高。
中信建投的研報認為,央行購金和黃金ETF的持續買入推動金價大幅上行。中國的黃金儲備已連續11個月上升,截至2025年9月達7406萬盎司,占外儲比例升至7.7%,但仍低于全球15%的平均水平。從優化國際儲備結構、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及應對國際環境變化等角度出發,未來央行增持黃金仍是大方向。單一貨幣主導的金融秩序正在讓位于多元、分散、以實物信用為錨的新平衡,黃金大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