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我國指數化投資持續發展,ETF(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規模持續攀升。截至三季度末,全市場ETF總規模達5.63萬億元,創下歷史新高。
在受訪業內人士看來,ETF正愈發成為重要的投資工具。ETF的加速發展是政策支持、投資者需求增強等多方面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規模加速增長
年內ETF規模和份額雙雙實現快速增長。據Wind資訊數據統計,截至9月30日,全市場ETF總規模達到5.63萬億元,創下歷史新高,較年初增加1.9萬億元,增幅超50%;ETF總份額達到3.01萬億份,較年初增加3530.05億份,增幅超13%。
拉長時間來看,近年來ETF整體呈現加速發展態勢,每萬億元擴容周期逐漸縮短。2023年8月份,ETF總規模首次突破2萬億元;2024年9月份,ETF總規模突破3萬億元;今年4月份,ETF總規模又突破4萬億元;今年8月份,ETF總規模就快速邁上了5萬億元新臺階。
北京格上富信基金銷售有限公司研究員畢夢姌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ETF的發展離不開政策紅利與監管支持。例如,新‘國九條’提出建立ETF快速審批通道,推動指數化投資發展;中國證監會印發《促進資本市場指數化投資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證券交易所持續豐富寬基指數體系等。”
在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看來,ETF的快速發展,一方面是ETF產品的工具性特征滿足了投資者的需求,尤其是近幾年ETF品種越來越豐富,出現了很多行業ETF或主題投資ETF,例如券商ETF、機器人主題ETF等,可以更好地滿足投資者投資需求;另一方面,“國家隊”也會通過增持ETF來維護資本市場穩定,從多只ETF定期報告來看,“國家隊”持有大量ETF產品,這也助推了ETF產品的發展。
“ETF具有費率低、風險分散等特性,這降低了投資者的參與難度,普通投資者可通過行業ETF等捕捉行業輪動機會。另外,相較于主動管理型基金,股票ETF長期持有成本優勢顯著;相比個股投資,單只ETF覆蓋數十只甚至數百只成份股,可有效分散投資風險。”畢夢姌同時表示。
“巨無霸”產品不斷涌現
隨著ETF總規模不斷增長,各類型ETF和單只ETF產品的規模也進一步增長。
從投資范疇來看,股票ETF和債券ETF兩類ETF產品受到關注。其中,股票ETF是規模最大的一類ETF產品,截至9月30日,股票ETF總規模達3.71萬億元,在ETF總規模中占比約為66%;債券ETF規模也實現快速增長,已突破6900億元,在ETF總規模中占比約為12%。
“巨無霸”產品陣容也有所擴大。Wind資訊數據顯示,截至9月30日,市場上已有7只千億元級ETF,分別為華泰柏瑞滬深300ETF、易方達滬深300ETF、華夏滬深300ETF、嘉實滬深300ETF、華夏上證50ETF、南方中證500ETF和易方達創業板ETF。相較2024年底,千億元級ETF數量增加1只。
目前市場中的7只“巨無霸”產品均為寬基ETF,楊德龍對此表示:“寬基ETF可以讓投資者抓住市場上漲的整體機會,與主動管理型基金相比,有其自身優勢。”
畢夢姌認為,寬基ETF成份股行業分布均衡,能有效分散風險。對于機構投資者而言,將寬基ETF作為底倉資產,可利用其低波動、高流動性特性平衡組合風險;對于個人投資者而言,寬基ETF適合新手或長期投資者,無需精準擇時即可分享市場收益。
除了上述7只千億元級“巨無霸”ETF,市場還有超百只百億元級ETF,同時,部分百億元級ETF規模有望實現進一步增長,并躋身“千億元級俱樂部”。舉例來說,截至9月30日,富國中證港股通互聯網ETF規模已達976.5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