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迎來節后首日大漲行情。
10月9日,滬指收報3933.97點,科創50盤中漲逾6%,日成交額增至2.67萬億元。板塊普漲,有色金屬、煤炭、電子等板塊大漲。
多位投資人士表示,假期期間外圍市場表現積極,全球風險偏好回升,加上節后避險資金回歸,A股高開高走。有色金屬板塊大漲,主要是基于弱美元邏輯。美國就業與通脹數據走弱,降息預期抬升。短期內市場有望震蕩走強,但投資者需警惕高估值板塊的調整風險,不宜盲目追高有色金屬、存儲芯片等板塊。
A股量價齊升
10月9日,滬指收漲1.32%報3933.97點,創業板指收漲0.73%報3261.82點,深證成指收漲1.47%。科創50盤中一度漲逾6%,最終收漲 2.93%;滬深300、上證50漲幅超過1%,北證50微跌。
市場交投活躍,日成交額增至2.67萬億元。市場賺錢效應較好,共計3115只個股收漲,99只個股漲停;2186只個股收跌,跌停股24只。
有色金屬、鋼鐵、煤炭、公用事業、電子、建筑裝飾、電力設備、計算機、基礎化工、石油石化等板塊均表現不錯。個股方面,金嶺礦業、河鋼資源、大眾公用、上海電力等漲停。
電子板塊漲幅超過2%,燦芯股份“20cm”漲停,燕東微、信維通信、晶合集成、芯原股份、華虹公司、德邦科技均大漲,旭光電子、深科技、通富微電、雅克科技、奧士康、金海通等個股漲停。
電力設備板塊也表現不錯,10只相關個股漲停,海科新源、英杰電氣“20cm”漲停,邁為股份、愛科賽博、久盛電氣、高測股份漲幅均超過10%,中電電機、特變電工、上海電氣漲停。
黃金概念、超導概念、可控核聚變、小金屬概念、稀土永磁等大漲。
可控核聚變漲幅超過7%,常輔股份漲近30%,西部超導、國光電氣、天力復合等概念股大漲。
“節后首日A股市場大漲,科創50指數漲近3%,反映出資金對成長板塊的偏好。”格上基金研究員畢夢姌向《國際金融報》記者分析,從核心催化因素看,國內外均有利好因素。外圍市場的積極表現提供了“安全墊”,全球風險偏好回升為A股高開奠定基礎。央行10月9日開展的1.1萬億元3個月期買斷式逆回購操作是關鍵轉折點。這一操作并非短期救急,而是通過買斷式機制實現3000億元中長期資金凈投放,直接對沖了10月政府債券發行、5000億元政策性金融工具配套貸款帶來的資金壓力,向市場傳遞了四季度流動性仍寬裕的明確信號,修復了市場對資金面的擔憂。
“從今天市場的結構來看,分化非常明顯,仍有2000家下跌,其中跌幅超5%的個股超100家。盡管指數表現強勢,但個股追漲的風險仍然較大。”排排網財富研究總監劉有華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今天指數的走強主要源于有色、鋰電池和半導體三大板塊的貢獻,這與節假日期間利好消息刺激有關。節前,不少資金選擇了避險,導致市場量能有所萎縮。節后,避險資金回歸,市場放量明顯,這是今天上漲的重要資金面因素。
明澤投資基金經理高安婧告訴記者,節后首日A股市場迎來大漲,滬指突破3900點,創下十年新高,市場呈現“煤飛色舞”的行情。此次大漲的主要動力包括:全球市場聯動以及風險偏好的回升、“反內卷”政策對行業預期和基本面的改善,以及黃金等貴金屬價格創新高帶動相關股票上漲。
“國慶期間,美歐日股市普遍上漲,全球風險偏好提升,帶動A股投資者的市場情緒。”壁虎資本基金經理張小東也表示,假期期間,LME銅價創2023年5月以來的新高,布倫特原油期貨突破95美元/桶,疊加國內新能源汽車輕量化(單車用鋁量達250kg)、光伏裝機量激增(2025年全球需求預計增長30%)等需求端爆發,進一步強化了銅、鋁等工業金屬的供需緊平衡預期。 而我國上半年半導體、工業機器人等高端制造營收增速超25%,國產替代進程也在加快,這些因素都為指數上漲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為何“煤飛色舞”
有色金屬板塊收漲7.6%,20只相關個股漲停。其中,中洲特材“20cm”漲停,金力永磁收漲15.16%報39.49元/股,銅陵有色、精藝股份、安泰科技、北方銅業、豪美新材、云南銅業、贛鋒鋰業、興業銀錫、江西銅業等個股漲停。
浙富控股、和邦生物、銅陵有色、高能環境、云南銅業、中國瑞林、江西銅業等概念股漲停。
青島安值投資高級研究員程天燚告訴記者,國慶假期期間,海外及港股市場表現較好,黃金表現尤為亮眼。今日有色金屬大漲的驅動因素主要來自于弱美元邏輯,美國就業與通脹數據走弱,降息預期抬升。與此同時,以銅為代表的工業金屬也存在一定的供需偏緊情況。這些因素共同作用,促成了有色金屬板塊的大漲。
“有色金屬、煤炭等周期板塊的爆發,主要得益于政策支持與外部環境的變化。”畢夢姌向記者分析,首先,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門9月底印發的《有色金屬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5—2026年)》是直接的政策催化劑。該方案明確2025—2026年行業增加值年均增長5%,并提出實施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加快礦產開發項目審批、設立“人工智能+有色金屬”行動等具體舉措,同時明確統籌超長期特別國債等資金支持。這些政策紅利直接覆蓋銅、鋁、鋰等核心品種,有力推動了板塊估值修復。
而煤炭板塊的走強則主要受益于需求上升。隨著北方地區逐步進入采暖季,煤炭需求將季節性回升。同時,前期“反內卷”政策推動行業供需格局改善,疊加電力板塊大漲帶來的需求聯動,支撐板塊走強。
其次,全球流動性環境變化成為周期品漲價的重要推手。畢夢姌指出,美國政府“停擺”導致美聯儲10月底議息會議決策缺乏數據支撐,有色金屬吸引力提升,黃金、銅、稀土等品種價格穩中有升。
短期內震蕩走強
“后市A股預計將在震蕩中走強。對于加速拉升的板塊,如有色、存儲芯片,投資者不宜盲目追漲。”劉有華認為,布局方向上,建議重點關注“科技+資源股”。在科技方向,重點關注半導體、算力、機器人、固態電池;在資源股方向,重點關注黃金、銅、能源金屬等相關公司,但這個方向近期已出現加速上漲,投資者可以關注回踩后的機會。此外,三季報預告來臨,投資者可以密切關注那些有多家同行公司三季報大幅超出市場預期的板塊。
高安婧認為,后市或呈現“整體回暖、結構輪動”的特征。市場資金預計仍將主要把握科技成長主線,AI+(人工智能+)、人形機器人、高端制造等符合產業升級趨勢的領域,作為科技成長方向的代表,將持續吸引資金關注,具備長期投資價值。與此同時,金融板塊與部分周期行業也存在補漲潛力。
張小東表示,從近期走勢來看,滬深指數都創下了階段性新高,市場做多情緒高漲。不過,投資者仍需警惕高估值板塊可能出現的調整風險。在配置上,建議以科技領域(如AI、半導體)作為進攻主線,同時以醫藥(創新藥)、新消費為防御配置,并關注高股息資產(如電力、保險等)以對沖市場波動。
在程天燚看來,科創50等方向持續走強,有望帶領A股繼續向上。短期內,市場有可能延續上漲趨勢,繼續走出震蕩向上的格局。他建議投資者可以朝著相對低位的方向進行布局,等待市場的輪動機會。
“綜合政策面、資金面與市場情緒,短期內A股大概率維持震蕩向上、結構分化的格局。”畢夢姌建議,持倉方面可以重點關注科技成長主線,如AI、半導體、創新藥、人形機器人等。同時,受益于全球大宗商品強勢的有色金屬板塊也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