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這天,《21CBR》記者在北京南四環的一棟寫字樓里,見到了崔漸為。
這位號稱“全中國吃冰淇淋最多的男人”,身穿黑色T恤配牛仔褲,在略顯擁擠的辦公室里,帶著山西口音,侃侃而談近3個小時。
畢業于北大光華管理學院,創立意式冰淇淋連鎖店“野人先生”之前,崔漸為走的是金融白領路線:
他曾在一家意大利投資機構工作了4年,其間深度參與了一家Gelato家族企業的收購,協助其在北京三里屯開出數家門店,并與技術顧問安吉羅·貝爾杰拉諾建立起友誼。
Gelato在意大利語中,意為“冰淇淋”,崔漸為與其緣分就此結下。
他在2011年開始創業,走自建牧場的重資產模式,主打“當天現做,分時售賣”,首店落地北京五道口。
當時,這位原名“崔建維”的32歲青年,特意改名成“漸為”,寓意“漸漸有所作為”。他暗下決心,“一生做好一件事,打造極致冰淇淋”,這至今是其微信簽名。
相較奶油含量偏高的美式產品,意式Gelato主要用牛奶搭配水果、堅果等天然食材,口味清爽,脂肪含量相對低且不含添加劑,成本和售價也更高。
野人先生將單品定價錨定28元、38元。
崔漸為與兩位聯合創始人組成“互補鐵三角”。崔負責品牌塑造、產品研發;他的MBA同學余學清擔任CEO,抓供應鏈、運營及日常管理;人大商學院的姜博,則負責財務、法務,以及野人先生冰淇淋大學和加盟體系。
三位好友,共用一間辦公室。
早年間,每人只拿1萬塊的月薪,穩扎穩打,把店鋪開進各個城市的核心商圈。2023年底開放加盟后,從100家左右起步,迅猛擴張,今年8月門店數破千。
窄門餐眼的數據顯示,到9月末,DQ國內門店超1700家,波比艾斯約1100家,野人先生緊隨其后,哈根達斯僅約320家。
“1000家是里程碑,更是新起點。”崔漸為在朋友圈寫道。
14年來,他打磨供應鏈和產品,以0融資,腳踏實地開好每家店的實戰經歷,引領和陪伴品類成長,終以本土Gelato頭號黑馬之姿,突圍而出。
以下為崔漸為自述,經編輯整理:
長坡賽道
2006年前后,我在意大利做基金投資,負責一個冰淇淋相關的項目,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
意大利有4萬多家冰淇淋店,主流都是單店模式,沒有真正的連鎖品牌。反觀美國市場,星巴克把意大利的咖啡文化標準化、連鎖化,做成了全球生意。
我當時就想,為什么Gelato不能復制這個路徑?
用巴菲特的“滾雪球”理論來分析,這個賽道符合所有要素:足夠長的坡道,足夠厚、足夠黏的雪。
我們先做“鮮果會”,是制備更簡單的軟冰淇淋,類似DQ。做了十幾家店,主要是積累隊伍,摸索門店運營管理經驗。
過去,冰淇淋行業有一個被忽視的問題,就是新鮮度,大家覺得它是冷凍的,可以一直放。
事實上,意大利冰淇淋是門店現做,流通快,一般1~3天就能周轉,新鮮度很高,是全球公認的冰淇淋皇冠。
我們起步就有一種志向,放眼全球,對標最好的,希望能做出超越西方的產品。
牛奶是冰淇淋的靈魂,我們要找到最好的巴氏鮮牛奶。當時,市面上的牛奶不能令人滿意,于是我們迫不得已自建牧場。
中小型牧場有利于更精細化養殖,做出指標更好、口感更佳的鮮牛奶,成本確實會大幅增加。不過,野人先生希望把價格做到更親民。
意大利Gelato品牌Venchi在國內賣60-70元一杯,哈根達斯賣40多元一個球,單球大多是80克。
野人先生單杯130克,最低賣28元,按克重算下來,是它們價格的一半左右。
冰淇淋是一個全人群的低頻消費,最主流的兩類人群,一是寶媽帶小朋友的家庭,二是以年輕女生為主的潮流客。
換個角度想,這是一個能從1歲吃到99歲的品類。
相比之下,茶飲、咖啡屬于窄眾人群的高頻消費,幼童和老人喝咖啡較少,30—40歲人群頻次更高;奶茶則是年輕人的高頻消費。
冰淇淋的季節性依賴并不強,這有點反常識。
冬天的冰淇淋賣得很好,這和選址相關,如果在大街上開店,寒風嗖嗖,肯定有影響,野人先生大部分門店都開在購物中心里。
創業前期,野人先生沒有拓展崗位,一百多家直營店收到很多購物中心的邀約,從中挑選開出來的。
大商場可能會有十余家奶茶、三五家咖啡店,也需要一兩家冰淇淋店。
我認為,每個購物中心一層都可以開一家野人先生,冰淇淋和高端茶飲、品質咖啡、健康輕餐等,共同構建起休閑餐飲氛圍。
先慢后快
野人先生的兩位聯合創始人,和我有長時間的交集,彼此了解、技能互補。
我主要負責品牌和產品,大部分文案是我寫的,比如“Stay wild,keep real”“涼涼的驚喜,暖暖的回憶”等口號,企業的使命、愿景、價值觀等,是我發自內心的感想。
大家能吃苦、不怕累、想做長遠的事業。最初,我們沒有辦公室,經常待在門店,拉貨、采購、選址、培訓,統統親自上陣,天天在一起。
我們的人員架構極度扁平化,像個大家庭,一起奮斗多年,首家店的三名員工,現在還在公司里。
印象最深的是疫情期間,我們轉到線上做社區團購,一線員工們有人制作冰淇淋,有人負責團購接單,有人規劃配送路線,有車子的就去送貨,經常干到深夜,大家自發擰成一股繩。
研發產品、自建牧場等,需要大額投入,野人先生一直未融資。我們幾個創業時,都有一定積蓄,一心只想著把冰淇淋連鎖做好,沒在意短期回報。
不融資反而成為優勢,沒有外部的增長壓力,野人可以按照自己的節奏發展,不至于動作變形。
每一項投資決策,團隊都做好了打水漂的準備,確保現金流穩定的情況下,就堅決地投下去。逢山開路、遇水搭橋,解決問題就行。
比如自建牧場,我們很早就想好了。
三個創始人都不是畜牧養殖背景,我花了兩年多時間,邀請一位中國農業大學的專家加入股東陣營,他在養牛這個細分領域建樹頗多,是“中國三農人物”獲得者。
野人從第一家店開始,就是賺錢的。
當然也有教訓。2016—2017年,開店速度很快,近半數的店位于北京以外的地區。到2018年底我們發現,外地的店經營不善。
這就是膨脹了,餐飲要做區域聚焦,和員工在一起,培訓和督導要常抓不懈,這些都需要區域聚焦才能實現。
2019年,我們只干了一件事——關店。我不敢去任何一家撤店現場,我受不了那種場景,每家店都是辛苦熬了無數的夜才落成的。每關一家都損失慘重,虧了好多。
這個過程,讓我們更加理解何謂高質量增長。
現在我有三分之一的工作時間用于巡店、與加盟商溝通。每家店都是層層審核、達到標準后才會開。加盟門店約有800家,單店的初期投入在60萬元左右。
選擇加盟商伙伴,本質上是在選一類人,要具備把一家冰淇淋店運營好的能力,也希望雙方有類似的價值觀——本分經營,悅近來遠。
主打現制
國際巨頭冰淇淋連鎖的傳統做法,是在工廠大規模生產冰淇淋后,配送到門店,進行挖球售賣。
Gelato“意式冰淇淋”的精髓,在于“新鮮和現制”。我們每個門店都配備冰淇淋機,新鮮食材到店后現制,類比中餐的食材現炒,剛出鍋的更好吃。
真正讓中國消費者理解冰淇淋現制的差異和含金量,我們花了將近15年。
團隊測試發現,冰淇淋不添加乳化劑、抗氧化劑、防腐劑等,抵抗溫度波動的能力很弱,最佳賞味期是4個小時,于是首創了分時售賣的模式。
這是自加難度的做法,到今天也沒有其他品牌跟進。
為了確保當天現做、拒絕隔夜,我們從21點開始買一送一,一旦消費者發現哪家店有隔夜產品,我們提供1000元獎勵。
產品造型也是我們首創的——天然紋路、拉絲帶尖、昂揚挺拔,每個冰淇淋都是獨一無二的創作,讓一線伙伴更有成就感。野人先生每年會舉辦匠心杯大賽,一等獎,獎勵意大利旅游。
野人先生的研發團隊只有6個人,往美食家方向培養。
我們對研發不卡預算,哪兒有口碑新店,無論飲品店、面包店還是米其林餐廳,會第一時間去探店體驗,很多國外的店都是說去就去。得吃遍天下美食,才能融會貫通、碰撞出靈感。
他們日常深入各種食材的原產地。
比如,最近推出的獼猴桃口味冰淇淋,團隊研究了三四年,最終選用的來自陜西眉縣的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做到樹熟采摘后馬上通過順豐冷鏈直發門店。
研發是個漫長而痛苦的過程,沒有一個確切的標準。
我通常是最后一道關卡,打動不了我的,就不會上市。做研發時,我一天要試吃十個、八個,我肯定是全中國吃冰淇淋最多的男人。
冰淇淋店提升進店轉化,一般會用玻璃柜展示,刺激購買欲。
我們選擇犧牲展示性,采用密閉獨立溫控售賣柜,更有利于保持冰淇淋的品質。同時,減少在售口味數量,提高周轉,保持新鮮度。
開心果冰淇淋,野人先生推了5年,直到2023年突然量變到質變,成了全行業模仿的爆品。
甚至一些國際大牌,對于我們的開心果、大米口味,還有試吃、晚上買一送一等做法,全盤學習。我們覺得,能推動行業進步就很開心。
野人先生不設上市目標,它就像一棵自然生長的樹,水到渠成,我不愿給它設限。
冰淇淋的創業旅程,賦予我珍貴的體驗,跟之前上班的經歷完全不同,讓我感受到了生命之美和活著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