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截至9月底,共計26家A股上市公司發布2025年三季報業績預告及相關報告。其中,10家為北交所公司,并未公布具體盈利數值;5家為新上市不足一周的公司(C標識);剩余11家對于前三季度盈利上下限則做出了明確的預測。
11家上市公司預告前三季度盈利
根據上市公司前三季度業績預告中值進行統計。從凈利潤規模看,立訊精密前三季度凈利潤超過100億元,為111.17億元;長川科技、大連重工、皖維高新、友升股份、中泰股份均超過3億元,依次為8.52億元、4.91億元、3.8億元、3.54億元、3.4億元。
“果鏈”龍頭立訊精密預計前三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108.9億元~113.44億元,同比增長20%~25%。未來,公司將以“智能制造升級”和“底層技術創新”為雙輪驅動,全面提升全產業鏈的運營效率與成本管控能力。此外,公司將加速多元化業務戰略布局,持續加大在AI智能終端、光電高速互聯產品以及汽車智能電子電器等前沿領域的研發投入與市場滲透。
半導體設備板塊長川科技預計前三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8.27億元~8.77億元,同比增長131.39%~145.38%。報告期內,半導體行業市場需求持續增長,公司客戶需求旺盛,產品訂單充裕,銷售收入、利潤同比大幅增長。
大連重工預計前三季度實現歸母凈利4.74億元~5.08億元,同比增長19.91%~28.52%。公司表示,前三季度物料搬運設備毛利同比增長明顯。
從凈利潤變動看,英聯股份、兄弟科技、長川科技前三季度凈利潤實現翻倍增長,同比增幅依次為1602.05%、230.37%、138.39%;皖維高新、中泰股份、吉宏股份隨后,凈利潤同比增幅均超過60%。
英聯股份預計前三季度實現營收16.3億元~16.5億元,同比增長9.49%~10.83%;歸母凈利潤3450萬元~3750萬元,同比增長1531.13%~1672.97%。報告期內,公司金屬包裝板塊智能化、自動化產線的快速響應供貨能力和生產產品質量的穩定性等核心優勢進一步顯現,國內外市場占有率提升,公司營業收入實現穩步增長。
兄弟科技預計前三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1億元~1.15億元,同比增長207.32%~253.42%,主要系部分維生素產品價格上漲,苯二酚項目整體產能利用率提升、產品銷量增加,同時部分產品成本下降,整體毛利率較上年同期提升所致。
兄弟科技在投資者活動中表示,對苯二酚是PEEK的核心原材料之一,長期以來以美國、日本等國外公司供應為主。上半年,公司抓住對苯二酚國產化替代及PEEK產業發展機遇,已基本完成國內主流PEEK廠家送樣,積極推進驗證與推廣工作。
5只新股發布前三季度業績預告
在上市不足一周的新股中,C聯合動、C建發致、C瑞立凈利潤規模逾1億元,依次為8.25億、2.11億元、2.08億元;C聯合動、C云漢、C建發致凈利潤同比增速超過30%,依次為44.16%、41.41%、35%。
C聯合動前身為匯川技術汽車電子事業部,2016年獨立運營后成長為電動車電驅系統平臺型龍頭,業務覆蓋電驅系統與電源系統,并實現各級部件模塊的自主開發、生產,產品可適配全車型與多動力類型。2025年上半年,公司電控、電機、驅動總成、OBC市占率分別為10.10%、11.30%、7.10%、5.10%,均位居行業前列并穩步提升。
東吳證券認為,公司綁定下游核心客戶,市占率行業領先,規模效應帶動盈利能力有望持續提升,我們預計公司2025~2027年歸母凈利潤13.66億元、20.50億元、29.70億元,同比增長45.95%、50.07%、44.87%。
C建發致主要從事醫療器械直銷及分銷業務。公司2022~2024年分別實現營收118.82億元、154.43億元、179.23億元,同比增長18.54%、29.97%、16.06%;歸母凈利潤1.74億元、1.96億元、2.28億元,同比增長4.40%、12.64%、16.31%。
華金證券指出,公司有兩大投資亮點:一是公司背靠廈門國資委,通過信息化管理與傳統醫療器械流通業務的深度融合,成為國內高值醫療器械配送流通領域的頭部企業;二是公司積極將服務延伸至下游終端醫療機構內,為醫療機構提供院內醫藥耗材集約化管理(SPD)等綜合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