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北交所“重組膠原蛋白第一股”錦波生物公告顯示,擬向養生堂發行不超過717.56萬股股份,占發行前公司總股本的6.24%,發行價格為278.72元/股,募資總額不超過20億元,用于人源化膠原蛋白FAST數據庫與產品開發平臺項目等。該申請已獲北交所受理。
而在此前不久,錦波生物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楊霞已將其持有的575.33萬股股票轉讓給杭州久視,占公司總股本的5%,共計14.03億元。據了解,養生堂與杭州久視的實控人均為鐘睒睒。
據《福布斯中國內地富豪榜》,2024年鐘睒睒憑借508億美元身家成功蟬聯中國內地首富;進入2025年,《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顯示,其在內地富豪中的排名落于張一鳴之后。
值得關注的是,錦波生物是其繼萬泰生物后,再次重資投入的生物技術領域企業。在這背后,萬泰生物作為曾經風光無限的國產HPV疫苗頭部企業,自2023年起業績出現持續下滑,這也使得市場對鐘睒睒此次新入局的錦波生物及背后的醫美賽道更為關注。
從行業大環境來看,近年來我國醫美市場需求呈現旺盛且多元的發展態勢,上游產品技術的迭代創新與現有產品適應癥的不斷擴展,持續豐富著市場供給,共同驅動我國醫美行業蓬勃發展,其中重組膠原蛋白產品市場正處于快速增長階段。
對于醫美上游產品的發展前景,新氧創始人兼CEO金星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達了樂觀態度,“從實際情況來看,各個品類中國家批準的醫療產品注冊證數量越來越多,下游產品的極大豐富,一方面能為消費者提供更多選擇,另一方面也必然會推動價格分層,吸引更多消費者進入醫美市場,這對醫美市場規模效應的形成是很有幫助的。”
同時,金星也強調,“醫美價格回歸大眾,是解決當前行業諸多問題的關鍵所在。從海外市場經驗來看,只有讓正規醫美做到價廉物美,才能從根本上讓‘黑醫美’徹底消失。”
鐘睒睒重金布局錦波生物的背后,是重組膠原蛋白賽道正展現出的強勁增長潛力。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重組膠原蛋白產品市場規模已達192.4億元,預計未來將以44.93%的年復合增長率持續擴張,到2025年市場規模有望突破585.7億元,2030年該市場規模更將攀升至2193.8億元。
在這條高增長賽道上,今年4月,錦波生物再次獲得“注射用重組Ⅲ型人源化膠原蛋白凝膠”第三類醫療器械注冊證(下稱“三類證”),這是繼2021年“重組Ⅲ型人源化膠原蛋白凍干纖維”、2023年“重組Ⅲ型人源化膠原蛋白溶液”后,錦波生物獲批的第三張重組膠原蛋白三類證。
對此,光大證券研報分析指出,錦波生物手握國內全部的三張重組膠原蛋白三類證,意味著公司在重組膠原蛋白醫美領域,將繼續保持強勢地位,也意味著即便將來有新的入局者,錦波在證照方面亦將保持領頭羊的姿態。
錦波生物的快速發展,也折射出醫美上游產品市場的活躍態勢。隨著國內求美者自我認同與個性審美意識的日漸成熟,美學需求持續增長,推動玻尿酸、膠原蛋白、肉毒素、再生制劑等各類醫美產品密集上市。僅2025年上半年,就有多款醫美產品獲批三類證,為市場提供了更多合規選擇。
例如,華熙生物上半年推出國內第一款面部膚質改善適應癥的合規水光-潤百顏·玻玻(含利多卡因注射用透明質酸鈉溶液)以及合規動能素-潤致·緹透(注射用透明質酸鈉復合溶液-M型);7月,華熙生物進一步推出第一款國產中面部適應癥的透明質酸填充劑產品-潤致·耀然(注射用交聯透明質酸鈉凝膠)。
在備受關注的童顏針領域,2025年以來也迎來新品集中爆發期,樂普醫療、西宏醫藥、愛唯緹生物科技(代理)旗下三款童顏針產品相繼獲批上市。目前該領域已形成“9款產品獲批、多家企業在研”的競爭格局,市場供給不斷豐富。
不過隨著膠原蛋白、再生、肉毒等多個方向持續涌入新入局者,在業內看來,醫美行業具有“喜新”的特性,產品上市一段時間后價格可能就被“打穿”,所以新概念對于整個行業來說可能會產生短期刺激和拉動。
對此,金星認為,“醫美市場幾乎每年都會有不同的項目流行,比如之前的熱瑪吉、超聲炮,更早的線雕,還有更早期的面部脂肪填充。但我們發現,這些流行項目中,有些生命周期較短,可能火兩三年就淡出市場,而有些則能成為‘常青項目’。”
在金星看來,能長期發展的“常青項目”往往具備三大特點,清晰的治療原理、良好的治療效果,以及較小的副作用,“像肉毒素就是典型的常青產品,射頻類的熱瑪吉、超聲類項目也屬于這類。”
他以童顏針為例進一步分析,“童顏產品的作用機理簡單直接,就是通過人體可吸收的PLLA(聚左旋乳酸)微球,刺激自身膠原蛋白再生。只要能把微球粒徑控制得足夠均勻、微球表面處理得足夠光滑,再配合醫生專業的注射手法,就能達到很好的治療效果,不僅風險和副作用少,對醫生技術的要求也相對不高。所以童顏水光有望成為一個常青且市場規模持續擴大的賽道。”
隨著醫美上游合規產品持續擴容、市場供給不斷豐富,“產品與消費者間如何保障交付質量” 的問題逐漸凸顯——非法機構泛濫、假貨水貨橫行等現象,正成為制約行業健康發展的關鍵瓶頸。
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合法醫美機構僅2萬家,而非法機構(含黑診所、超范圍經營的美容院)數量已達2.2萬家,非法機構數量首次超過合規機構。更嚴峻的是,假貨、水貨流通問題愈發突出,目前市面流通的醫美針劑正品率僅為35%,求美者的安全與權益保障面臨挑戰。
在金星看來,醫美消費價格過高,是國內“黑醫美”猖獗的主要原因,“國內不少醫美項目定價偏高,與‘黑醫美’形成明顯價格差,這種差距為‘黑醫美’提供了持續蔓延的土壤,成為其難以根除的關鍵原因之一。”
金星進一步分析價格高企帶來的連鎖問題,“一方面,國內部分醫美項目價格高于韓國及中國香港等,導致信息透明化背景下,大量高端消費者依然選擇海外就醫;另一方面,高價醫美尤其是天價項目的存在,讓大眾對醫美行業形成‘暴利’的固有印象。但實際情況是,多數醫美機構整體利潤率并不高,甚至面臨較大經營壓力。”
更值得警惕的是,高價正倒逼部分消費者“明知故犯”選擇“黑醫美”。“過去我們誤以為,消費者選擇‘黑醫美’是因為無法分辨機構合規性,但大量調研后發現,消費者其實能清晰區分正規與非正規機構。”金星表示,真正的癥結在于正規醫美的價格超出了消費者預算,在醫美需求迫切的情況下,只能鋌而走險選擇‘黑醫美’。
以童顏針為例,據金星介紹,目前市面上童顏針廠商建議零售價普遍在12800元至18800元之間;與此形成對比,韓國童顏針約3800元,中國香港約4200元,均遠低于中國內地價格。
“若想徹底清除中國市場的‘黑醫美’,唯有讓合規醫美的價格降至消費者觸手可及的水平,讓大眾能輕松享受正規醫美服務,才能從根本上擠壓黑醫美生存空間,推動行業健康發展。”金星介紹,新氧“奇跡童顏3.0”定價2999元,成為推動童顏針價格回歸理性的重要嘗試。
事實上,如何在市場高速發展期守住安全底線,也有多位臨床醫生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強調,“求美者在選擇產品時應充分了解其特性,考察醫生注射經驗與技術;術后嚴格遵循按摩、禁忌事項及復診要求。更重要的是,務必關注產品、醫美機構和醫生資質的‘三正規’標準,避免因選擇低價或不合規機構,為自身帶來不必要的風險。”